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公社时期,党在农村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目的在于克服农民小农意识,保障人民公社的顺利开展;整合资源,加强重工业建设,推动国民经济超常规发展;稳定乡村政权,提高共产主义信念,实现社会价值的一致性。党通过会议、传播媒体、工作队(团)等途径,对广大农民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教育。即体制上大力推行共产主义制度;政治上强化阶级斗争,树立对领袖的崇拜意识;思想上加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心理上抓住农民“均平”“求富”的心理,吸引农民走公社化道路。以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为主要方式的教育运动,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僵化了农民的思想,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农村人际关系畸形发展;使共产主义庸俗化;催化了平均主义的盛行。在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时期,总结党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教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揭示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脱离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力提高农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