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波段、超光谱图像实时获取及融合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1_sheng2_wo3_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波段、超光谱图像实时获取及融合技术是获取地面景物影像和光谱信息的有效手段,是近年来遥感图像信息获取和处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遥感采用的多波段及超光谱成像技术尚存在若干弊端,比如系统复杂庞大,多波段图像融合困难,只能获得静态、较强辐射的超光谱图像等等。本文课题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多波段、超光谱图像实时获取及融合技术的研究”的支持,在充分研究和分析θ调制成像和超光谱成像以及图像假彩色化融合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以多波段、超光谱图像信息的实时获取及融合为研究对象,研究一种能获得定态、动态和弱辐射景物多波段、超光谱图像的新型光学对地观测技术。 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研究采用多波段θ调制技术用于多光谱照相;根据多波段θ调制技术设计了全光调制器TOCM的多光谱相机,可用一个镜头代替三个波段镜头,可同时获得相同场景三个波段信息,大大降低设备的重量及复杂度,克服了传统图像融合中配准难的缺点,实时性好。 (2)研究了数字滤波模板的多波段θ调制数字解码方法。实验验证了多波段θ调制用于多光谱照相的可行性并讨论了对其进行波段扩展的方法。 (3)研究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用于θ调制可见光波段解码图像与红外波段图像融合,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融合性能和假彩色效果。将探测范围延伸到红外波段,利用可见光波段与红外波段的信息互补性提高系统的时空覆盖范围和目标检测能力。 (4)提出了利用光纤变维器实现超光谱成像的全视场非扫描化干涉型超光谱成像系统新方案,可实现超光谱成像的全视场、非扫描化。设计了该方案的关键器件——光纤变维器、五角棱镜、傅立叶透镜、柱透镜等,建立了全视场非扫描干涉型超光谱成像实验系统,完善了成像光谱仪图像处理软件,实现对获得的干涉图的解码。模拟实验表明其光谱分辨率达到了超光谱所要求的10-2λ。 (5)研究了多波段照相、超光谱成像光谱仪系统硬件及软件融合方案,设计了硬件融合结构和软件融合图像处理软件。为研制多波段、超光谱成像光谱仪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其他文献
磁多层膜系统的磁电阻效应在磁记录和磁传感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铁磁/反铁磁系统中发现了交换偏置效应。以铁磁/反铁磁为基的多层膜系统具有非常大的巨磁阻效应更激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仍然是能源的主要来源。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
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成键,并相互连接成类似蜂巢状的二维晶格平面,这种二维的碳材料称之为石墨烯,它的结构赋予了其在电学、力学、光学和热学等方面拥有独特的性质,在成为当前研
学位
学位
莱维飞行作为重要的一类反常扩散,在物理、化学、古气候学和经济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近几十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由于存在大的跳跃行为且跳跃长度具有长拖尾分布,莱维粒子
学位
本文用分数Maxwell模型对聚合物PTFE的应力松弛过程进行了研究。文章讨论了分数Maxwell模型参数的确定问题,结果表明分数Maxwell模型的参数存在一定的调节自由度。始末时段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备受研究者关注。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城市均遭受到不同程度雾霾天气的影响,雾霾天气不仅对人体身体健康危害大,而且给户外视
本文研究了掺杂纳米粒子的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以及介电性质,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在不同的基片上得到镶嵌金属颗粒的复合薄膜。用单光束z扫描技术研究了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得到了金属纳米粒子的形态和尺寸分布,讨论了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