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ZG1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作为渗硼基体,在其表面进行固体粉末渗硼研究。运用正交实验法来确定渗硼工艺的参数(渗硼温度、渗硼时间、氯化铵加入量)对渗硼层厚度的影响;运用单因素法研究了催化剂对渗硼层厚度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合理的渗硼工艺。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等仪器和设备来观察渗层的组织和测试渗层的性能研究表明,渗层厚度随着渗硼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氯化铵含量的增加对渗层的影响不大,其含量在2%时渗层最厚。三个因素对渗层厚度影响的作用大小由主到次依次为:渗硼温度-保温时间-氯化铵加入量,渗硼温度的作用远远大于保温时间和氯化铵加入量,它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氟硼酸钾加入量为5%时效果最好,渗层最厚在催化剂对渗硼层的影响研究中表明,氧化稀土对渗层的破坏较严重,渗层比较疏松,且出现明显的断层;利用单因素法分析了氯化铵的含量对渗层的影响发现,其加入量在2%时,渗层厚度出现一峰值。且催化剂选用氯化铵时,渗层最致密,效果最好。渗层的硬度值从渗层表面至心部逐渐降低,渗层外层硬度可达2000HV,内层可达1500HV,过渡区在450-600HV左右;渗硼层脆性级别为2级,过渡区的脆性级别为3级。渗层组织基本上都是由单相的FeB组成,从表至里组织是FeB→过渡区→基体;渗硼层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显示良好的耐蚀性,而在5%硫酸溶液中耐蚀性不是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