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6月,美国爆发了由于信息安全漏洞的原因,造成4000万个客户信用卡帐户资料落入恶意黑客之手的重大泄密事件。这一严重的泄密事件波及很多国家,引起了国内外的震动,再次使信用卡安全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美国这个信用卡市场高度发达、信用卡立法较为成熟的国家发生如此严重的事件,给日益繁荣的中国信用卡市场敲响了警钟。近几年来,中国的信用卡市场发展迅速,而信用卡立法相对滞后,特别是进入电子化、信息化的时代,高智能犯罪日趋严重,我们则需要时刻对潜在风险提高警惕,并通过制度改进和立法完善来保证信用卡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在我国现阶段研究完善信用卡法律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 本文以完善信用卡法律体系为主线,采用比较研究、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从信用风险与权利救助的视角,同时将法理学、刑法学、经济法学、金融法学、民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有关理论和法律规定相结合,阐述了我国信用卡的发展及立法状况,通过对信用卡发展脉络的梳理,剖析了随着信用卡的国际化、集约化的高速发展中,出现的信用卡违法犯罪活动日趋猖獗的状况;分析了信用卡功能的不断创新与信用卡立法滞后出现的矛盾;并比较美国的立法状况,对完善我国信用卡法律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理性思考。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信用卡的产生、发展、相关概念,并从立法机构、政府、银行、特约商户、持卡人等多角度、全方位探讨我国信用卡风险的对策及相关法规的完善,剖析了信用卡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及其各自的权利与义务,重点论述了发卡机构与持卡人的法律关系、发卡机构与特约商户的法律关系以及各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内容。最后剖析了信用卡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及对其风险的管理及控制,并对信用卡中的民事和刑事犯罪进行了分析。 从第二部分开始,进入本课题的实证研究,首先剖析了信用卡法律体系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