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研究——基于江西R集团公司案例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和推进当地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地方政府为获取更多建设资金,通常会选择组建融资平台来解决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资金匮乏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投资平台法人管理体系,导致地方政府在该项工作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债务规模过大、融资渠道单一等特点,导致平台风险日渐凸显,影响政府财政安全与社会经济稳定。如果不注意防范化解风险,将会带来严重后果。  本文通过梳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肯定了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同时从财政体制、GDP考核激励、治理结构、软约束机制等方面深入剖析融资平台潜在的风险与成因。在此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R市某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经营管理现状,从各项财务数据出发探究了其经营情况并做出综合风险评估。最后根据R市平台公司的风险情况,分别从金融机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三方面对融资平台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使融资平台能够得到更为良好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其他文献
现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不仅综合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策略和财务策略,也与公司的治理状况和外部宏观环境密切相关。Brealey和Myers(2000)指出,公司持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以商业银行或资金提供方为核心,通过商业银行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各类商业模式合作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但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
私人银行业务虽然在国外己有上百年历史,但对于中国来说却是崭新的事物。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居民私人财富亦不断增长,庞大富豪群体的财富管理服务的需求强劲,私人银行业务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县域作为国家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在国民生产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尤其近些年国内专家学者对区域经济研究不断深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也逐渐被提上政府工作
财政补贴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2009年,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提出十大产业振兴计
本文为实证型论文,研究对象是苏州地方政府领导的地方性金融投资平台—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担保
经过多次金融危机的洗礼,各国金融监管不断演化。巴塞尔协议几经修订,经历了巴塞尔Ⅰ、Ⅱ和Ⅲ三个阶段,逐步成为全球银行业最佳的理论与实践标准。中小商业银行是激发微观经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