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雄蕊发育耐高温种质资源筛选及农艺性状与SSR标记关联分析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userpan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纤维作物,也是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棉花雄蕊发育过程对高温的响应非常敏感,在长江流域,每年的7、8月份经常会发生季节性的高温天气,而此时正处在棉花盛花和盛铃期,导致棉花产量降低;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选育耐高温棉花种质资源是现在育种中一项重要的任务。研究了206份陆地棉品种(系)在高温阶段(HTS)和常温阶段(NTS)两个萌发温度下花粉萌发率情况,分别记为高温30℃萌发率(HT30PG)、高温40℃萌发率(HT40PG)、常温30℃萌发率(NT30PG)和常温40℃萌发率(N
其他文献
Background:Circular RNAs (circRNAs) from back-spliced ex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covalently closed loop feature with neither 5’to 3’polarity nor polyade
Background:In eukaryotic genome,chromatin is not randomly distributed in cell nuclei,but instead is organized into higher-order structures.Emerging evidence ind
本文对棉花鸡脚叶、超鸡脚叶和常规叶三种不同叶型的群体光分布和群体光合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常规叶棉花进行剪叶处理构建不同群体结构来研究群体不同层次间的透光率、叶面积指数等因素对群体光合速率的影响,探索能充分发挥棉花群体中下部分光合生产潜能的群体结构,主要研究的结果如下:1鸡脚叶、超鸡脚叶和常规叶三种不同叶形的棉花品种,群体结构和叶片形态明显不同,群体的叶面积指数、透光率和消光系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