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克罗恩病并发无法引流的腹腔脓肿的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目前其治疗方案仍然存在较大争议。现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生素治疗联合手术引流或病变肠管切除。而肠内营养治疗在以往的研究中已被证实对克罗恩病的控制是有效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肠内营养在克罗恩病并发无法引流的腹腔脓肿中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目的评价肠内营养制剂应用于克罗恩病并发腹腔脓肿的安全性,探讨肠内营养制剂对克罗恩病并发腹腔脓肿患者手术率的改变、肠内营养制剂对患者营养状态及术后转归的改变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确诊克罗恩病并发无法引流的腹腔脓肿患者共46例。将患者分为肠内营养和非肠内营养2个组。对最终采取手术治疗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清白蛋白(ALB)三项实验室指标进行前后的对比。绘制累积手术率Kaplan-Meier图,并用Log-rank方法进行检验,相对危险因子采用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33人纳入肠内营养组,13人纳入非肠内营养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9.8(3.0~63.3)个月。在随访期内,肠内营养治疗没有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肠内营养组的累积手术率明显低于非肠内营养组(P=0.001)。保护因子为:肠内营养(HR,0.446;95%CI,0.204-0.972;P=0.042),脓肿缓解后应用类克(HR, 0.117;95%CI,0.042-0.330;P<0.001).危险因子为:脓肿直径大于3cm(HR, 8.618;95%CI,2.692-27.593;P<0.001),既往腹部手术史(HR,2.957;95%CI, 1.266-6.909;P=0.012).在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中,肠内营养组的患者的ALB指标在手术前明显上升,ESR、CRP指标明显下降。结论肠内营养治疗应用于克罗恩病并发无法穿刺的腹腔脓肿的患者是安全的,并且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营养状态,缓解炎症,降低手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