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文明的传播者,也是社会文明的象征。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尊师重教,尊师是是否重教的真正试金石,是社会文明的试金石。中国几千年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但是近年来,校园欺凌、暴力袭师等暴力事件频发。校园欺凌事件已引起政府的重视,并着手进行治理。而暴力袭师事件却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理论界极少展开调查研究。在当今依法治教的背景下,每个平等主体的合法权益都应该受到保护,如何更好地维护教师的权利,保护教师生命安全,是新时代的命题。本文是关于中小学生暴力袭师事件的专门研究,作者以近十年103个真实案例为蓝本,从各个角度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基本特点,剖析其各个方面的原因,并辅以访谈法,深入挖掘根源,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预防暴力袭师事件的思路。作者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收集到的103个案例文本从事件整体分布情况、施暴主体基本特征、被袭教师的基本特征、暴力袭师事件的基本特征等进行分析,并访谈在职教师,发现暴力袭师案件总体有如下特征:小学暴力袭师的主体以家长为多,中学一般以学生为多;男性施暴者比女性施暴者多;被袭击的教师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多;发生在校内、肢体接触者多;袭师后果轻微的以行政调解为主,后果严重的以司法介入为主,袭击者受到严惩的少;媒体报道很少全程追踪,更缺少深入本质的分析和反思;袭师案件总体呈上升趋势;等等。文章尝试从表层和深层展开中小学暴力袭师事件原因分析。表层原因主要表现在学生、教师、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如先天暴力遗传、后天法治观念淡薄、家庭教育缺失与不当、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管理方式不当、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缺乏预防和处理暴力袭师事件的机制、政策对学生过分袒护、暴力文化的渲染等等。深层原因包括应试教育大背景的影响、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低下等等。有关暴力袭师事件的防范对策,作者提出在提高教师经济待遇基础上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在重建师生关系的基础上重塑师道尊严,在强调加强法制建设的基础上提出成立教育法庭、严惩暴力袭师人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暴力袭师事件登记制度,以及加强文化防控工作等设想,并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