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蓬勃发展的资本市场上,会计对投资者的保护作用日渐增强,在合理范围内,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越稳健,越能够降低信息的不完备程度,缓解信息的不对称,因此会计稳健性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我国2006年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其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指出:“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坚持应有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进一步明确稳健性作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也使稳健性在我国会计领域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融资是企业从自身的经营状况与融资政策出发,运用特定融资方式取得生产经营用资金的经济活动,融资成本就是企业为获取所需资金的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依据信息风险理论,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为不可分散系统风险,面对信息不透明的现状,投资者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就会通过提高资金价格来对其面临的风险进行补偿,这就必然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而稳健的会计信息能有效降低信息风险,进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研究稳健性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主要通过实证方法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必要的理论进行阐述,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视角探析会计稳健性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文中具体以我国2010-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从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两个角度考察稳健性的经济影响。本文采用Basu的盈余/股票回归与应计项目两种方法来全面度量会计稳健性,再通过分别建立债务成本与股权成本的回归模型,对会计稳健性对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的差异展开实证研究。以期为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经验证据,为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和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证依据。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会计稳健性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并且已成为其财务报告的基本特征。第二,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越低,稳健性水平与债务成本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如果企业的会计稳健度较高,财务信息就能及时将各种不利情况反映出来,债权人就能及时做出应对,从而可以避免遭受损失,降低了面临的风险,因而愿意向债务人提供较低利率的贷款。第三,会计稳健性与股权成本负相关。稳健性水平越高,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越低,投资者不需要花费过多成本去搜索信息,也就会相应地减少要求的投资报酬率,因而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也会降低。第四,稳健性对债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相对债务成本而言,股权成本对稳健性的变动更为敏感。这也说明债权人与股东在获取信息以及防范风险方面的能力大不相同,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性和依赖度上也存在差异。从本文的研究主题出发,结合上述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引导企业提高其自身的会计信息稳健程度,找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和证券市场运作效率的目标。具体建议包括:健全企业内部治理机制,提高会计信息稳健程度;充分发挥股东积极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规范信息披露体系,保证信息披露质量;完善会计信息评价制度,引导企业提高会计信息稳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