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狭窄,梗阻导致的反复呼吸暂停及因此而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一系列并发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发生于不同人群,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是我国儿童的常见多发性疾病,儿童时期易患各种上呼吸道感染,若反复发作,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影响儿童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智力的生长发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属中医“鼾眠”的范畴。祖国传统医学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较好疗效和特色优势,有减少诱发因素、防止反复发作等作用,可阻止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进展,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中药组方(消肿定鼾散)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阐明其治疗机理及临床意义,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诊断标准:参考美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标准[1]。口鼻气流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伴血氧饱和度下降≥0.04为低通气;口鼻气流停止≥6s为呼吸暂停;以呼吸暂停指数(AI)≥1次/h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0.92作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随机筛选30例愿意接受检查及治疗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淋巴组织肥大所致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男女各15例,每例患者进行耳鼻咽喉科常规检查,排除严重鼻塞(鼻炎、肿瘤、鼻息肉)颅面畸形、喉部异常及功能因素(神经肌肉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改善情况,用反复感染间隔的时间及每次发热、咳嗽、咽痛、咽部红肿充血持续的时间表示。明确其咽淋巴组织肥大程度及阻塞状况,用腺样体与鼻咽部口径的比值A/N来代表腺样体的相对大小,若A/N≤0.60属正常;在0.61-0.70之间属中度肥大;若≥0.71即为病理性肥大。用扁桃体与咽腔比值TP表示咽腔的阻塞情况,若≥0.479就属重度[2]。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采用鼻内镜下(或CT扫描)测量A/N比值,测量TP值,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记录各项参数。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进行治疗6周,再次用鼻内镜下测量A/N比值,测量TP值,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记录各项参数。 结果: 1.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治疗组、对照组之间体质差别(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治疗组反复感染间隔时间、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咽痛及咽部红肿充血情况)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 3.儿童睡眠情况多导睡眠监测(PSG)血氧饱和度(Sa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呼吸暂停指数(A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等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 4.儿童咽淋巴组织肥大程度及阻塞状况治疗组A/N、TP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结论: 1.消肿定鼾散可以改善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每次感染持续时间、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 2.消肿定鼾散可以改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所引发的各种临床症状包括头痛、咽部不适、夜间觉醒次数、呼吸紊乱程度、夜间血氧饱和度、家长所观察到的打鼾水平、儿童的情绪变化以及学龄儿童在校时学习情况等。 3.消肿定鼾散可以改善儿童咽淋巴组织肥大程度及阻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