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中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初中期江南地区发达的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以及由此形成的优越的人文环境,使得上海地区成为士林之渊薮。不论是鼎盛不衰的世家望族以诗礼文章传家,还是布衣文人的交游唱和,都留下大量的诗文作品集。这些诗文集中的序跋,往往能侧面体现文人诗文风格、家风家学传承、文学价值观、交游结社等情况,对补充上海地区诗文集研究,完善文人群体和家族地域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题目为《清初中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将立足于清初中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从搜集整理序跋材料的过程中,论述解读序跋中所反映的文学内涵、家族文化、文人交游结社、文集刊刻等方面情况,对清初中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的整体风貌作全面而系统的考察。论文除“绪论”和“附录”、“结语”之外,共分为五章,以清初中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为主要研究内容。绪论分为三方面,首先对清初中期上海地区进行研究范围界定,其次从清代上海地区文学史整体研究和序跋相关研究两方面着手,梳理清初中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有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最后简要论述本论文研究意义。论文第一章考察了文人群体,清初中期文人交游广泛,诗词文集丰富,作品思想深刻。有鉴于此,笔者分别从云间诗派、云间词派、学者型文人三方面进行论述,并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结合序跋内容展现文人诗文风格,有代表性的突出云间派文学群体的整体风貌。论文第二章以序跋中反映的家族地域文学为切入点,清初中期上海地区科举的兴盛为世家望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著姓望族众多,且大多数鼎盛不衰,他们以诗礼传家,极其重视家学家风的传承留存,除了在其诗文集,家谱中反映之外,序跋者的评价也不容忽视,本章列举王氏家族和曹氏家族,藉以展现序跋中的家族风貌。论文第三章主要考察序跋中反映的整体思想内涵,清初中期上海地区文学群体大多强调诗歌要本乎性情,要发言者心之声;要根柢经史,明道致用;要关注作家与创作环境的关系;同时也非常重视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价值观。论文第四章主要考察了序跋中的交游结社,清初中期上海地区文学流派众多,文人间唱和交游和诗会结社不断,从序跋中反映的交游和结社情况,能一窥当时文人之间沟通来往、诗学观念、生活情景、时代审美取向等。论文第五章则通过整理分析序跋中的文集刊刻情况,得到更多关于清初中期诗文集序跋的传播留存情况,以及明清时期文人热衷诗文刊刻以传世不朽的追求。诗文集序跋的整理与研究,对于展现文人群体风貌,地域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清初中期上海地区诗文集序跋进行整理考察,希望能进一步丰富上海地区的地域文学研究。
其他文献
电子电镀技术是现代微电子制造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之一。从芯片上的大马士革铜互连电镀技术、IC封装中电极凸点电镀技术、引线框架的电镀表面处理,到印制线路板、接插件的各
鸡泽辣椒生产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已享誉燕赵,曾是皇宫御膳房不可缺少的主要调味品之一。目前全县有规模辣椒加工企业128家,年产业产值8亿元左右,产品畅销20多个省市并远销日本、
"海丰28号"是由花培品系"96-1-6"和自交系"F-51-2"杂交配制而成的羊角辣椒杂交一代.其中母本花培品系"96-1-6"是通过花药培养从"湘研6号"中获得的.该杂交种果实粗羊角,顺直,
宝鸡线椒栽培历史悠久,椒果以品质优良、角长、肉肥、色红、皱纹多、脂肪高、辣味强、香味浓而著名国内外,国内统称秦椒.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宝鸡线辣椒已成为全市主要的经
目前.循环经济法草案初稿已经完成.计划在2007年8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此法主要侧重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消费和无害化处理等。在12日举行的“2006第二届中
介绍了利用身边物品自制初中物理教具的5种案例,包括用一次性餐盘、玻璃珠自制七色盘,用一次性纸杯杯底自制小孔成像眼镜和用空罐、橡皮膜自制'声音可传递能量演示器&#39
冬瓜搭架栽培生长前期套种辣椒的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架式栽培冬瓜株与株之间的间隙,提高了肥水利用率,可以增加冬瓜和辣椒生产基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
怎样建设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呢?以下几个方面应该特别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