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使得金融监管再次成为研究热点,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大型跨国银行和投资银行纷纷出现危机,并引发了主权国家的危机,这引起了东道国对跨国金融机构的警觉,并依照巴塞尔协议的精神逐步强化对本国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目前,我国外资银行监管在理念、制度、手段和人才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足,不能完全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数量和规模正逐渐增长,如何加强我国外资银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增强其监管有效性也显得更为现实和紧迫。
本文在回顾外资银行风险监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外资银行发展历程和风险监管现状,使用等级全息建模法,从外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固有风险、监管过程、政策与法律四个角度对在华外资银行风险进行辨识,筛选出主要风险且可监管风险,建立起外资银行可监管风险的指标体系。进而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克服以往模型中未考虑各级指标间的相互影响问题,最终得出一个可行的、较为完善的外资银行风险评估体系。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外资银行,进行案例分析,验证该风险体系的可行性。最后,在上述理论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就强化我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提升监管有效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