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资银行可监管风险辨识与评估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ha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使得金融监管再次成为研究热点,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大型跨国银行和投资银行纷纷出现危机,并引发了主权国家的危机,这引起了东道国对跨国金融机构的警觉,并依照巴塞尔协议的精神逐步强化对本国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目前,我国外资银行监管在理念、制度、手段和人才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足,不能完全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数量和规模正逐渐增长,如何加强我国外资银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增强其监管有效性也显得更为现实和紧迫。   本文在回顾外资银行风险监管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外资银行发展历程和风险监管现状,使用等级全息建模法,从外资银行的主要业务、固有风险、监管过程、政策与法律四个角度对在华外资银行风险进行辨识,筛选出主要风险且可监管风险,建立起外资银行可监管风险的指标体系。进而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克服以往模型中未考虑各级指标间的相互影响问题,最终得出一个可行的、较为完善的外资银行风险评估体系。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外资银行,进行案例分析,验证该风险体系的可行性。最后,在上述理论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就强化我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提升监管有效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和第三大汽车制造基地。汽车保险在全国业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机动车辆保险(简称“车险”)经营的许多环节中,机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规模不断增加。由于沿海开放的政策先行优势,江苏省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受阻,消费增长难以持续,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
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同时,区域化现象也日趋显著,区域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