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的历史际遇恰将蔡元培推到历史的前台,原本属于私域、归于个人的愿望历史地成为一个团体、一个阶级的声音,他的所思所想成为一代人甚至一个民族一段时期的心路历程。他是习旧学的佼佼者,又乃西学的传播者;他是科举制、封建制的受益者,又是反清的革命者、共和的开疆者;他是中国近代教育蓝图的绘制者,同时他又是中国现代大学的缔造者、既定教育方针的躬身践行者;他是理想的自由主义者,又是现实的爱国者;他怀抱着一腔创造新中国、创造新世界的梦想,并选择教育作为理想实现的基石,更将大学作为支撑理想大厦的砥柱。自由、民主、博爱这些原本来自西方的伦理价值观念作为“舶来之物”,却由蔡元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义、恕、仁中找到了立足的根基,并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在既有文化思想的最深厚处实现了本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接榫。这些理念不仅成为先生衡量是非、判断曲直的标准,更成为先生商国是、理教育、治大学的依据。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囊括大典、教授治校、五育并举而培养完全人格,这些已经为世人耳熟能详的理念背后所蕴含的深厚伦理精神,正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伦理依据。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对蔡元培教育思想、特别是高等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努力使先生思想具有普适性的精髓能够从历史的深处走进现代,烛照我们大学发展改革的实践。本文从“自由教育”——蔡元培大学教育理念入手,从大学的地位、大学理念的核心、大学的主体、大学的目的分别对蔡元培“学术自主”、“教育独立”、“教授治校”、“培养完善人格”等教育思想进行梳理。企图通过对蔡元培大学理想范型建构的分析,对大学伦理精神的具体特征进行归纳、描述,进而以之作为大学伦理边界划分、大学制度设计的伦理依据。在现代性视域中,从西方文化、儒家文化的影响分析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来源与哲学基础。之后,结合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分别从现代大学制度伦理理性、教育独立与大学产业化批判、“专家治校”与“校长职业化”等方面进行大学教育问题的探讨。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主要并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培养有健康、独立人格与完全责任能力的主体,以及这种主体掌握具体知识的能力与方法。现代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追求科学与自由的伦理精神。现代大学教育的制度体制安排应当能够体现现代大学伦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