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有效治疗心律失常是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薄弱环节。本研究为提高治疗心律失常的水平,从辨证论治的角度进行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用现代流行病学方法,研究证候和心律失常之间关系,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选取部分有关中药提取物进行正常大鼠和心梗大鼠离体心脏的电生理研究,探索有效抗心律失常的中药。 目的: 1.运用流行病学数理统计的方法调查心律失常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特点。2. 根据得到的心律失常中医证候特点,选取有关中药或中药单体对离体正常和心梗大鼠进行电生理实验,挖掘有效的抗心律失常的中药。 方法: 1.临床流行病学方法 研究证候和心律失常之间关系,分析心律失常病人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收集 2003 年 1 月~12 月东直门医院和阜外医院门诊、病房各种心律失常(房性早博、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室上速、房颤、房扑和窦缓)的病人 200 例,应用中医诊断学和全国中西医结合的虚证和血瘀证诊断标准对心律失常病人进行中医证候学诊断,根据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把这些病人划分为特发性心律失常和伴有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 e糖 尿病和冠心病等)的心律失常;根据心率的快慢把病人再划分为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慢速性的心律失常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心律失常(大于 100 次为快速型,小于 60次为慢速型,余为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型),运用多元对应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医证候和心律失常以及伴随疾病之间有无关联性以及有何种关联性。 2.电生理实验方法 在器官水平上,进行单相电极吸附法和离体心脏灌流给药法观察中药对离体正常和心梗大鼠的电生理影响,观察的电生理指标有:单相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His 束图和心率变化以及冠脉流量等。根据流行病学得出的中医证候的规律,选取活血化瘀药川芎的提取物川芎嗪,清热解毒药苦豆子、黄连和大蒜的提取物槐定碱、小檗碱和大蒜素,补气药人参的提取物人参茎叶皂苷,并设西药利多卡因、美托洛尔、维拉帕米和胺碘酮为阳性对照药。 结果: 1.尽管心律失常是西医的一大类疾病,但是病人还是表现出某些中医证候的特点: 各种心律失常病人的共性证候表现有心气虚证、血瘀证、痰证等;寒证大多为慢速型的心律失常病人的中医证候表现,而热证多为快速性早搏病人的证候特点;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病人的证候与各自的原发性心脏病的中医证候有显著的一致性;同时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和特发性心律失常又具有不同点:特发性心律失常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较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病人为弱。 2.快速房颤与血瘀证、热证的关系密切, 快慢不显性房颤与血瘀证的关系密切,慢速房颤与肝气虚、脾气虚、肺气虚的关系密切。房颤的 3 种亚型分类中,快速和快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