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金融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商业银行开展的业务种类和银行管理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银行业历史悠久的存贷业务的增长以趋于平稳,而以表外业务为代表的创新业务的地位却不断提升,并逐步取代信贷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表外业务的创新层出不穷,我国的的规章制度也明显滞后于表外业务的创新,这使得某些商业银行以表外业务为手段,以逐利为目的,想尽办法规避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导致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风险不断加大。所以,加强表外业务的会计信息披露既对商业银行的股东、客户知晓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潜在风险有利,又方便了相关监管部门进行监管和调控。目前状况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会计信息的信息披露情况总体上不容乐观,在对表外业务的监管存在制度缺陷、法律空白等诸多隐患。为了使监管层、客户等利益相关人更好的作出相关决策,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研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会计信息披露,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这里首先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定义、特点、种类及其风险进行了理论回顾,并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为解决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选择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案例分析样本,对中国农业银行的表外业务的具体现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的详细分析,并从市场信息需求的角度,对比国内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现状,揭示了中国农业银行在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上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表外业务的会计信息披露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中国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可供借鉴的经验。即要在有效市场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完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会计信息披露规则,提出了强化和规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