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金融竞争力已经成为地区和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经营和发展的动力和血液。一个地区和城市的金融竞争力的高低,即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影响社会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绩效得失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对于城市金融竞争力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城市金融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以吉林省八个地区为样本,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城市金融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收集、整理2002年至2006年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各市州金融竞争力的计量分析,考察各市州的金融竞争力发展状况,划分不同市州金融竞争力的等级,考察各市州在金融不同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探讨各市州的金融发展战略,以便于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高效的金融辐射和运行体系,促进吉林省经济的发展,支持吉林省的经济振兴。本文借鉴了倪鹏飞博士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设定的评价体系框架,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将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大类,解释性指标又可以细分为经济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开放性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四个方面。本文主要从以上五个方面解释和分析城市的金融竞争力,先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各市州历年的金融竞争力进行计量分析,再以金融竞争力的得分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对吉林省各市州金融竞争力的分析,笔者认为长春金融竞争力水平在全省内绝对领先,是吉林省的金融中心。吉林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吉林省的次级金融中心,可以接受上一级金融中心长春市的金融辐射,并且对其周围的第三等级城市和地区产生带动和辐射作用,从而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完整、高效的金融辐射体系。但是,由于其它的五个地区位于省区的边缘位置,以及吉林省的金融辐射体系还不是十分发达,吉林省的“西部地区”金融竞争力相对较弱,应该提高通化地区的金融竞争力,使其成为“西部”省级次级金融中心,辐射“西部”其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