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63%左右。并且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不会改变。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现在我国的原煤入选率只在65%以上,这个比例在以后还会继续增加。煤泥水处理是整个选煤工艺中涉及面最广、投资最大、最复杂、最难管理的工艺环节,同时煤泥水处理也是选煤生产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选煤厂能否正常生产,首先要经受住煤泥水系统的考验,因此,要想做好选煤厂生产技术管理,就必须掌握煤泥量的多少。随着煤炭开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开采过程中对原煤的破碎情况变的严重,致使煤炭在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泥煤泥水,并且这种状况日益凸显,因此,泥化特征对煤炭的洗选加工效果以及煤泥水处理的影响就显得更为重要。煤的泥化试验数据也已成为设计选煤厂的基础资料之一。由于经济与环境的压力促使着我国选煤工业向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向快速发展。分选精度高、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易于实现自动化的重介质选煤技术(特别是大直径重介质旋流器)受到我国青睐。现在,以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为主选设备的简化重介质选煤工艺已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使我国重介质选煤技术处在国际先进水平行列。重介质选煤技术也已经成为我国选煤工业发展的首选技术。对于传统跳汰选煤工艺的泥化资料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数据,在从事选煤生产或设计时,可以直接采用一些比较可靠的参考值。而对于新发展起来的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积累的泥化资料数据相对较少。本文详细论述了选煤厂的基本情况和采取煤样时的煤质资料,分析了旋流器在我国的应用情况,阐述了试验的过程。本课题以有压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和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入料的性质、处理量和分选出的产品的分析,并通过计算得到它们所产生的次生煤泥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得到有压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和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所产生的次生煤泥量,同时还可以对这两种设备所产生次生煤泥量进行对比分析,为以后的选煤厂设计和煤炭的洗选加工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