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的后半期,“三农”问题逐步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城乡之间的差距、农村社会组织不健全、农村经济的不稳定、农民的收入水平都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国家繁荣昌盛、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历来被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国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由此可见,“三农”问题关乎国计民生。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1号文件始终聚焦“三农”问题,从政策的制定上向“三农”倾斜。财政补贴、新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工社会福利保障、精准扶贫等等一系列重要的惠农方针政策给中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整个农村社会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农业劳动者。伴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的红利,农村社会也呈现出不同的阶层。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时期,系统地总结十六大以来的党的农村政策和具体内容,分析农村社会各阶层的现状特点,提出党的农村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党的农村政策对各社会阶层的影响有助于为未来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依据。本文特色是选择职业分层作为切入点,将目前的农村社会大致分成农村知识型职业者阶层、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私营工商业者和个体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六个阶层。第一章,阐述选题的背景,现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对党的农村政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概述。第三章简要介绍了十六大以来,党的主要的农村政策。第四章阐述当前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第五章是十六大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在农村社会分层中的作用分析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