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DcR3,HER-2/neu,KAI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与大肠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IHC分别检测正常大肠组织、大肠癌组织中DcR3,HER-2/neu,KAI1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表达与大肠癌发病年龄的关系,与大肠癌发病性别的关系,与大肠癌肿瘤大小的关系,与大肠癌肿瘤部位的关系,与大肠癌组织浸润深度的关系,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与大肠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与大肠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1、正常大肠组织中DcR3蛋白几乎无表达,而在大肠癌组织中DcR3蛋白阳性表达率达58.33%。研究发现DcR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等无关(P﹥0.05)。在临床分期Ⅰ、Ⅱ的早期病例与Ⅲ、Ⅳ期的中晚期病例之间比较,DcR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呈上升趋势,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DcR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低分化组DcR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P<0.05)。2、正常大肠组织中HER-2/neu/c-erbB-2几乎无表达,而在大肠癌组织中HER-2/neu/ 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达63.33%。HER-2/neu/c-erbB-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等无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在肿瘤不同分化程度组中HER-2/neu/c-erbB-2蛋白的表达差异尤为明显,研究发现低分化组HER-2/neu/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3、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KAI1蛋白均有强弱不等的表达。在60例大肠癌组织中,29例标本可以检测到KAI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达48.33%。KAI1蛋白的表与大肠癌肿瘤浸润深度呈负相关(P<0.05)。临床分期Ⅰ、Ⅱ的早期病例与Ⅲ、Ⅳ期的中晚期病例比较,KAI1蛋白的表达率呈下降趋势,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KAI1蛋白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4、DcR3在HER-2/neu/c-erbB-2表达阳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8%,高于阴性组中的42.9%;DcR3在KAI1表达阴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4%,高于阳性组中的37.9%。5、DcR3表达与HER-2/neu/c-erbB-2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781(P<0.05);DcR3与KAI1表达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114(P<0.05)。结论正常大肠组织KAI1均有表达,大肠癌组织中DcR3、HER-2/neu、KAI1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随疾病的恶性进展DcR3、HER-2/neu表达逐渐增强,DcR3、HER-2/neu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KAI1基因在人大肠癌中起转移抑制作用。DcR3、KAI1表达呈负相关,DcR3、HER-2/neu表达呈正相关,提示肿瘤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涉及多个基因的变异,不同组合基因变异累积的结果决定了不同的生物学特性。DcR3、HER-2/neu、KAI1的联合检测可为大肠癌的诊治提供依据,KAI1、DcR3可为大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