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特征的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x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布氏杆菌性脊柱炎MRI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特征,并得出与脊柱结核在MRI影像学表现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两家合作单位(新疆兵团第七师医院、新疆兵团第九师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2例脊柱结核与20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MRI扫描,对比分析其MRI表现差异。结果:MRI检查能清晰显示病变椎旁软组织异常T1W1低信号、T2W1高信号,临床上,布氏杆菌病可侵犯全身多器官系统。如果发生在脊柱,则病变可侵袭脊柱任何部位,通常以腰椎被侵犯最常见,通常椎体破坏较轻,脓肿局限,一般只波及邻近椎体骨质。椎体边缘破坏较小、且椎体破坏灶呈多发性,骨质发生破坏的同时,修复过程即开始出现,形态多无明显变化,椎管内肉芽肿形成多见,椎间盘破坏程度轻,韧带、硬脊膜及周围软组织侵犯明显。脊椎结核椎体破坏严重,常伴有明显的后凸畸形和多节段椎旁脓肿,邻近器官也有被结核感染的可能。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具有特征性MRI表现,根据其差异性及典型影像学征象,可以区分典型的脊柱结核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所在高职院校为试点,立足教学实践一线,结合学校不同专业,从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视角发端,对人文素质教学的"教育科学性"进行思考,立足教学实践,紧贴育人实效,展开容
目的:通过应用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Compound C调控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活性,观察并探讨AMPK抑制剂对老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
【背景与目的】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甲状腺疾病中大部分须要进行外科治疗,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分为甲状腺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腰椎间盘退变分级与相应骨密度的测定及其相关关系的统计学分析,探讨了腰椎间盘退变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6月我院骨科
研究目的:目前临床上存在许多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营养支持的方法,用以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在这些术后营养支持的方法中,寻找最有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的营养支持方式一
研究真空断路器永磁操动机构的特性对于提高电气化铁路的可靠性有着重大意义。以单稳态永磁机构为对象,通过AnsoftMaxwell12.1软件建立模型,使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其分、合闸特
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复杂最大的承重关节,其伤病率也位于所有关节之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疾病,关节载荷过大是导致或加速其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减小关节
目的:探讨导致ERCP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χ2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9月行ERCP治疗的8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队
目的:通过系统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对薤白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收集薤白的有效化合物;预测这些化合物对冠心病的作用靶点;对这些靶点进行PPI网络图的构建、GO富
目的评价曲度牵引治疗青年颈型颈椎病(Youth cervical spondylosis)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与普通坐位电脑枕颌套牵引的优点。测量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曲度、表面肌电均方根值,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