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是要素和产品在国际间流动的结果,二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表明通过产品贸易可以间接实现要素的流动,从而使要素价格均等化。蒙代尔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了FDI与国际贸易替代模型,即产品贸易可以代替直接投资的流动,反之直接投资活动会减少产品贸易。随着研究者对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研究的深入,他们发现FDI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并不简单。Helpman和Markusen于1984年分别提出了垂直跨国企业和水平跨国企业的概念,并由此衍生出对FDI类型如何影响FDI与国际贸易关系的探讨。Helpman认为,跨国企业在全球实行垂直分工,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中间品贸易,造成FDI与国际贸易形成互补关系。Markusen认为,跨国企业在全球实行水平分工,当地生产产品用于满足当地市场,造成产品贸易的减少,FDI与国际贸易是替代关系。垂直型FDI与水平型FDI的划分使我们对FDI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认识得更为全面,不过,这一方法的缺点是我们无法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中讨论FDI,统计数据上也无法区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FDI,给实证检验带来了困难。Markusen,Venables和Zhang在总结过去对不同类型FDI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同时包含垂直型FDI和水平型FDI的模型。本文将以此模型为基础构造实证检验方程,用以检验我国FDI和国际贸易的关系。利用我国与其33个贸易伙伴1997年至2011年双边投资与贸易面板数据,本文首先利用分组数据对要素禀赋差异决定FDI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作了验证。实证发现要素禀赋差异较小时FDI对贸易的影响系数为负,实证模型系数在统计上显著;要素禀赋差异较大时FDI对贸易的影响在统计上虽然不显著,但符号为正,与理论预测相符。本文还研究了我国FDI流入与进口、出口的替代或互补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FDI流入与进口是替代关系,与出口是互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