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胃镜诊断慢性胃炎差异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daidaid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别评估2001年和2011年胃镜和病理组织学对慢性胃炎诊断的差异以及造成两者差异的相关因素,以探讨慢性胃炎胃镜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别选取2001和2011年2年中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诊断为慢性胃炎的病例,包括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结合患者性别、年龄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分析胃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并分析十年间胃镜和病理诊断慢性胃炎差异的变化。结果:1.2001年:(1)我院胃镜检查人数5109例,胃镜下诊断慢性胃炎4089例(占胃镜检查总人数的80.04%),其中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502例(占慢性胃炎的85.64%),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587例(占慢性胃炎的14.36%)。(2)胃镜下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3502例患者中同时取活组织病理学检查270例(占胃镜下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7.71%):病理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18例(胃镜与病理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为80.74%);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41例;同时存在萎缩和非萎缩者11例,这部分患者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3)胃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587例患者中同时取活组织病理学检查116例(占胃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19.76%):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75例;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4例;同时存在萎缩和非萎缩者7例,这部分患者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与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为70.69%)。2011年:(1)我院胃镜检查人数23410例,胃镜下诊断慢性胃炎21100例(占胃镜检查总人数的90.13%),其中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9324例(占慢性胃炎的91.58%),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776例(占慢性胃炎的8.42%)。(2)胃镜下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19324例患者中同时取活组织病理学检查320例(占胃镜下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1.66%):病理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89例(胃镜与病理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为90.31%);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22例;同时存在萎缩和非萎缩者9例,这部分患者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3)胃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1776例患者中同时取活组织病理检查256例(占胃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14.41%):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76例;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70例;同时存在萎缩和非萎缩者10例,这部分患者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与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为72.66%)。较十年前:(1)胃镜检查人数明显增多,慢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率从80.04%增加至90.13%,P<0.01。(2)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率明显增加:由2001年的85.64%增加到2011年的91.58%,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率较前下降:由2001年的14.36%减少到2011年的8.42%,P<0.01。(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提高了约1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变化,P>0.05。(4)胃镜下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取活组织病理检查人数的比例明显降低:由2001年的7.71%(270/3502)降至1.66%(320/19324),P<0.01。胃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取活组织病理检查人数比例亦明显降低,由2001年的19.76%(116/587)降至14.41%(256/1776),P<0.012.慢性胃炎诊断率与患者性别及年龄的关系:(1)2001年4089例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患者中,患病男女比例为1.67:1,2011年21100例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患者中,患病男女比例为1.60:1,两数值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2)在2001年或2011年同一年中,随着年龄增加,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诊断率逐渐升高,45岁以上者,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率升高明显,P<0.05。(3)2011年年龄小于45岁慢性胃炎患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率明显高于2001年,P<0.01;大于45岁慢性胃炎患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率明显低于2001年,.P<0.01。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部位及镜下改变结果分析:(1)2001年或2011年慢性萎缩性胃炎好发部位主要以胃窦为主,分别占71.64%(96/134)和80.65%(175/217)。(2)2001年或2011年同一年中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中,全胃发生萎缩概率低,,较少见。(3)2011年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窦及胃体伴糜烂者较2001年增加,P<0.05。4.病理学改变结果分析(1)2001年或2011年慢性胃炎的病理特点以炎症活动为主,分别占61.66%(238/386)和54.86%(316/576)(2)2001年或2011年同一年慢性胃炎的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肠化生的比例低,分别占3.63%(14/386)和7.47%(43/576),其发生率低。(3)2011年慢性胃炎的患者中病理诊断为炎症活动性的比例明显低于2001年,P<0.05。而病理诊断为肠化生的比例明显高于2001年,P<0.05。结论:1.与十年前比较,慢性胃炎胃镜诊断率明显增加,与性别无关;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呈正相关变化。2.十年间胃镜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明显增多,与人们保健意识增强,体检人数增多及胃镜中心总检查病例大幅增加有关。3.与十年前比较,慢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性有所提升,尤其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方面,两者一致性较好。4.胃镜发现慢性胃炎伴糜烂者可视为活动性胃炎,应结合临床症状给予治疗。5.虽然胃镜可准确诊断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但结合病理诊断仍然十分重要。初诊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时应结合病理诊断。6.建议统一使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统一命名慢性胃炎。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地籍测绘在房地产开发中的有效作用,通过对地籍测绘基本方法的分析,来探讨地籍测绘在房地产开发中的有效应用,以转变传统的地籍测绘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
随着现代交际方式的发展,语言或者语言变体之间的接触日趋频繁。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双语或多语社团中常见的语码转换现象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更是语言学界的重要课
本文主要对《蒙古语固定短语语法信息词典》中所收录的54个一价V+V复合动词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尝试建立了一价V+V复合动词配价表。本文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首先阐明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钙调蛋白(CAM)水平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的关系。探讨CAM值与急性期病情是否呈正相关。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12月海军总医院急诊科将13
中国士人的基本人格主要形成于社会急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到了魏晋时期,社会政治状况和意识形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士人的人格追求自然也有所变迁。本文以记录魏晋名士逸
针对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由于非线性、大滞后、时变性等特点很难用数学方法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用传统的控制理论和方法很难达到好的控制效果,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应用单片机AT89C5
目的探讨芎黄合剂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芎黄合剂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316L奥氏体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了不同靶电流密度条件下的Cr2N薄膜,并检测分析了靶电流密度对薄膜表面形貌、相结构、力学性能、膜基结合
建筑冷热源是建筑能耗的主要来源。传统的建筑冷热源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传统建筑冷热源主要靠电驱动,而传统火力发电厂发电,经电网输变电到达建筑用户过程中损耗巨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开始异军突起,为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作为全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的河南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子商务,只有将电子商务应用于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