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跑台训练介导bFGF/Caveolin-1/VEGF通路促进大鼠缺血半暗区神经血管再生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清洁级SD雄性大鼠16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operated,S)、模型组(Model,M)、运动模型组(Exercise Model,EM)、bFGF模型组(bFGF Model, bM)、bFGF运动模型组(bFGF Exercise Model,bEM),共5组。S组18只;M、bM、EM、bEM又分为7天、28天组,各18只。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参照Belayev报道的线栓法复制,bM、bEM组再灌后立即予侧脑室注射bFGF,灌注后24h测量神经行为学评分,剔除造模不合格大鼠。EM、bEM组再灌注24h后给予跑台训练。使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大鼠梗死灶体积。选取脑缺血半暗区组织,免疫组化观察CD105、Brdu阳性细胞数;免疫荧光观察VEGFR-2/CD34、Brdu/Nestin双标阳性细胞数;Western-Blot检测Caveolin-1、VEGF、bFGF的表达。 结果:1、神经行为学评分:S组Zea Longa5评分均为0分,平衡试验评分平均分为1.1667±0.51450;各手术组较S组差异均有意义(P<0.05); bEM组较同期EM、bM、M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有降低(P<0.05); EM、bM较同期M组比较神经行为学评分有降低(P<0.05);组内28天较7天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有降低(P<0.05);余各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其差异无意义。2、TTC染色:S组均未见白色梗死灶;各模型组均可见大小不同白色梗死灶,主要集中于大脑中动脉供血部位,如额颞顶叶皮层及尾壳核;bEM组与同期M、EM、bM组比较梗死灶体积有不同程度减小,白色减淡; EM、bM组与同期M组梗死灶较小,组内28天较7天组梗死灶有减小。 3、大鼠脑组织细胞结构变化 (1) HE染色:S组未见明显组织病理学改变,M组缺血半暗区可见细胞肿胀、间隙增大,数量较少,胞核固缩深染,部分细胞呈三角形,组织坏死溶解后留下空洞。 (2)尼氏染色:S组未见明显组织病理学改变,M组缺血半暗区可见突起明显,胞体变形,倪氏小体消失、数目减少,出现空洞。 bEM组较相对应时间的M、EM、bM组细胞结构破坏有减轻,EM、bM较同期M组组织破坏较少,28天组较对应7天组组织破坏好转。 4、WB检测 (1)大鼠脑缺血半暗区bFGF蛋白表达:EM组WB图像灰度比值较M组增高(P<0.05)。 (2)大鼠脑缺血半暗区VEGF、Caveolin-1蛋白表达:其中bEM7d组Caveolin-1、VEGF的WB图像灰度比值较EM7d、bM7d、M7d组明显增高(P<0.05);EM7d、bM7d较M7d组图像灰度比值有增高(P<0.05);EM28d、bEM28d较M28d图像灰度比值有增高,bEM28d较bM28d图像灰度比值有增高,差异有意义(P<0.05)。 上述指标,组内28天组较7天组wB图像灰度比值降低(P<0.05);各组较S组图像灰度比值有增高,差异有意义(P<0.05)。 5、免疫荧光双标 (1)VEGFR-2/CD34双标:主要表达在细胞膜、胞浆上;其中bEM7d组阳性细胞数最多,差异有意义(P<0.05);EM7d、bM7d较M7d组比较阳性细胞数有增高(P<0.05)。 (2)Brdu/Nestin双标:Brdu主要在细胞核表达,Nestin主要在细胞浆表达;其中bEM7d阳性细胞数最多(P<0.05);EM7d、bM7d较M7d组比较阳性细胞数有增高(P<0.05);EM28d、bEM28d较M28d阳性细胞数有增高,bEM28d较M28d阳性细胞数有增高,差异有意义(P<0.05)。 上述指标组内28天组较7天组阳性细胞数降低(P<0.05),各手术组比S组阳性细胞数有增高,差异有意义(P<0.05)。 6、免疫组化结果:CD105主要表达于细胞膜和胞浆,Brdu主要表达于细胞核。bEM7d组Brdu、CD105表达最高(P<0.05)。 结论:外源性bFGF可上调脑缺血半暗区Caveolin-1和VEGF的表达。跑台训练可介导bFGF/Caveolin-1/VEGF通路促进脑缺血半暗区神经血管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