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活动,本课题研究了该教材中的探究活动以及中学化学课堂中探究活动的实施情况,其目的是对中学化学课堂中更好地实施探究活动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活动课程教学理论、科学探究理论,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课题分析了人教版必修教材《化学1》中探究活动的设计原则、特征,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的条件和可行性;笔者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观摩了南京市6所中学的化学课堂,对平时的课堂教学,主要通过设计的观察量表来观摩化学课堂中的探究活动教学,对于化学公开课,主要通过现场录像的方法。此外,笔者还对南京市的高一化学教师进行了访谈。 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的设计遵循了一定的原则,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讲,这些探究活动是可行的,是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的;在观摩化学课堂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少开展探究活动教学,而且探究的水平也比较低,公开课的课堂教学中全部采用了探究活动教学,探究的水平也比较高;这说明教师是认同探究理念的,也具有探究意识,但对探究活动的指导水平不高,而且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时比较少,进行探究活动教学所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以及升学的压力导致了如今的现状。 本文就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分析,并从探究活动的角度对教材的编制、以及探究活动的主导—教师、探究活动的主体——学生分别提出了一些建议:教材应该采用多种呈现方式,设置多种探究情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探究活动教学;教师在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同时,还要提高自己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的能力;学生应该增强自己的知识经验,加强自己的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