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排球比赛中,大力跳发球与其他技术同样重要,是构成比赛的重要部分。准确而有攻击性的跳发球,不仅可以直接得分或破坏对方进攻战术的组成,还起着减轻本方防守压力,为本方的防反创造有利条件的作用。此外,有威力的发球能鼓舞全队的士气,振奋精神,扩大战果,从而动摇对方的阵脚,在心理上给对方造成压力,起到打乱对方部署和挫伤对方锐气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江苏省队女排队员和苏州市部分高水平女子排球运动员(以苏州大学为代表)的大力跳发球进行力学分析和对比,系统分析了她们之间异同点,指出普遍存在于排球运动员之间发球技术和理念的不足之处,从而为江苏省高校女子排球运动队的跳发球训练和大众排球以及苏州市排球后备人才的训练提供一些数据依据。通过对两组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影片拍摄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她们的大力跳发球助跑起跳与空中击球技术动作(右手击球)的有关运动学特征进行研究,得出结论:1.排球跳发球中,大部分运动员均为两步助跑、前后并步起跳方式,这种助跑和起跳方式有助于控制身体的速度和起跳重心,适合于众多排球运动者。但是在控制与端线距离方面,业余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2.两组队员在助跑第一步时速度差异不大,但是在第二步和并步时速度差异显著,苏大队员的速度增加值明显低于省队队员,在跳落距离方面,省队队员明显强于苏大队员。助跑阶段各部步幅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苏大队员不具有明显劣势。因此可以认为业余运动员的腿部爆发力和职业运动员相比有相当的差距。3.水平速度转化率比速度损失值更能反应起跳效果,省队队员起跳效果相对更好,重心腾起角度更加相对集中(37.84°~46.83°),相对而言,苏大队员重心腾起角度个人差异很大(35.63°~51.93°)。在经过长时间专门的跳发球训练之后,职业选手对重心腾起角度的把握处于一个相对一致的状态。4.跳发球具有左、右脚着地和离地不同步和左、右膝屈伸不同步的现象。这与跳发球向前向上冲跳的目的有关。跳发球为了获得向前上方的空中位移,起跳时主要以右膝的蹬伸获得垂直速度,以左膝的蹬伸获得水平速度。5.省队队员肩旋角最大角度以及位移明显大于苏大队员,说明省队队员转体幅度明显。另外省队队员和苏大队员的髋角位移有明显差异,说明相比之下,执业队伍训练手段更加专业,队员的腰腹肌和肩背相关肌肉群力量优势明显。髋角位移与挥臂速度成显著相关(p<0.05),躯干是跳发球击球的起始加速环节,大幅度的髋关节角位移有利于跳发球挥臂速度的提高。6.苏大队员在击球瞬间重心高度以及跳落距离方面与省队队员有明显差距,可以认为职业运动员对击球时机的把握能力以及滞空能力的把握更好。另外,苏大队员挥臂过程的最高速度和省队队员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击球瞬间手的速度降低程度远大于省队队员,说明业余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