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巨噬细胞在急性肾损伤(AKI)向慢性肾脏病(CKD)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肾脏损伤、修复及纤维化形成。然而,由于巨噬细胞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异质性,既往研究证实不同敲除巨噬细胞方式具有不同的敲除效果(保护/损伤);且传统的巨噬细胞分型方法(M1/M2)基于体外单纯刺激,无法准确反映在AKI慢性化不同阶段机体内巨噬细胞的表型变化。因此,采用合理的巨噬细胞亚型分型方法、探究基于此的巨噬细胞亚型功能成为厘清巨噬细胞在AKI慢性化进展中功能及作用机制的关键问题。方法与结果首先,我们将Ly6C-巨噬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它们来自胚胎卵黄囊,而后发育成为肾脏固有巨噬细胞。我们发现C-C趋化因子受体2型(CCR2)的缺乏(CCR2-/-小鼠)阻断了Ly6C+巨噬细胞从骨髓向肾脏迁移,减轻了小鼠肾脏缺血诱导的AKI。然而CCR2缺乏使随后的肾脏纤维化加重,伴随Ly6C-巨噬细胞在肾脏内显著浸润。在野生型(WT)小鼠肾脏中,我们进一步发现Ly6C-巨噬细胞在肾脏缺血再灌注(I/R)后的急性期和慢性期数量均增多,并且通过骨髓嵌合模型证实这部分Ly6C-巨噬细胞大多数来源于骨髓。第二部分我们使用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剂-氯膦酸盐脂质体(Clodronate Liposomes,CLs)敲除CCR2-/-小鼠肾脏中浸润的Ly6C-巨噬细胞,发现CLs处理后CCR2-/-纤维化减轻,且与Ly6C-巨噬细胞浸润减少趋势一致。而后在野生鼠(WT)中进一步验证,CLs干预后肾损伤及纤维化的减轻与Ly6C-巨噬细胞的清除效率相关。进一步,我们使用巴多索隆(Bardoxolone methyl,BARD)特异性敲除WT小鼠中Ly6C-巨噬细胞,同样发现肾脏保护作用,推测Ly6C-巨噬细胞可能促进肾损伤及肾纤维化。第三部分,我们从WT小鼠I/R损伤后的肾脏中提取Ly6C-巨噬细胞,转输注到免疫缺陷小鼠及野生型小鼠肾包膜下,发现单纯转输注Ly6C-巨噬细胞可直接诱导肾损伤和纤维化。同时,我们将I/R后肾脏Ly6C-巨噬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Ly6C-巨噬细胞可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其与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有关。体外研究将Ly6C-巨噬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转分化作用。表明Ly6C-巨噬细胞诱导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蛋白进而促进肾脏纤维化。结论Ly6C-巨噬细胞持续浸润是急性肾损伤-慢性化转归(AKI-CKD)的核心环节,且其大部分来源于外周骨髓。敲除Ly6C-巨噬细胞可减轻急性肾损伤及慢性肾纤维化。Ly6C-巨噬细胞可直接诱导肾损伤及纤维化,且其促纤维化作用与诱导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