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美术现代化研究之根本是现代转型,即中国美术如何从 传统走向现代。 本文立足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以运动陈述的方式,力图体 现中国美术现代化过程中的主流话语,并在种种阶段性规定中, 确定各自的主题。中国美术现代化运动的基本性质是自设自叙, 但每一次运动又在不同层面以不同的方式与西学发生关系,又在 不同角度质问传统,解构传统。 中国现代美术的运动进程并非现代主题的“单线绵延”, 并非以“分幕”的方式展开,也许用“分场”的概念更为合适。 分幕,是时间接续的概念;分场,是空间转换的概念。现代中国 美术的每一运动,其前后接续的时间不等,每个系列的运动并非一一首尾相连,其错综复杂的程度也实在各不相等。也许在某个 时期,运动的发生与发展会呈现前后因果关系的逻辑连接,但更 多的时候是相错展开,同时存在,共同发展。本文把握运动发生 之头绪,以此揭示整体演进序列中文化范式的替变关系。 本文以比较研究为基础,采用结构理论,在现象的铺排与 陈述中,寻找并呈现事物内在的逻辑联系。本文叙述框架中的两 个基本命题是:(一)中国美术现代化是现代化和反现代化两种 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二)中国美术现代化是内发的多向歧生 的模式系统。因此,本文将中国美术的现代化作为多个共在体在 现代情境中的动态交换来研究,提出“资源重组”和多模式的研 究方法,提出“外来冲奇内部反应—结构整合”的理论分析图式,并充分注意现代美术发展中的非主流因素。本文认为多模式的共 在互生,使中国美术从传统到现代成为连续性的行为,传统与现 代在经验世界中只是相对性的结构。本文在具体陈述中,注重第 一手的文献与图像资料,对现时诸家之说,时有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