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以课件为主要形式的MCAI技术因有封闭性、整体性、固定性的缺点,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如何利用积件的基元性、可积性等特点,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和反馈及时的优势优化高中数学教学就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和实际需要,论文提出了构建基于积件的高中数学网络教学模式,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对教学实践的效果做了调查。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问题提出背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历程、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积件的定义、积件系统的组成和积件的特点,并对基于积件的高中数学网络教学模式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从哲学、学习理论、系统科学理论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基于积件的高中数学网络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析了基于积件的高中数学网络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素,继而详细论述了基于积件的高中数学网络教学探究模式和基于积件的高中数学网络教学自学模式。第四部分详细分析了上述两种模式下教学实践的教学案例,为实现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第五部分对基于积件的高中数学网络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做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作出了分析。第六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