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员工的互联网滥用行为指员工使用工作场所中的互联网从事非工作目的的上网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占用网络带宽、增加企业的法律风险,而且会给企业的信息系统带来一系列的安全威胁。迄今为止,互联网滥用行为被认为是工作场所中最猖獗的一种计算机滥用方式。因此,如何遏制互联网滥用行为、规范网络使用制度对企业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理解员工互联网滥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对员工互联网滥用行为的概念和类型进行了界定,其次在回顾和归纳分析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和技术理论和理性选择理论,从犯罪学理论的视角系统的分析了影响员工互联网滥用意愿的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基于前述研究者们开发的经典量表,设计了本论文的调研问卷。以企业员工为基本调研对象,收回有效问卷428份;利用SPSS和SmartPLS对测量量表以及研究模型中提出的相关假设进行了检验与证明,同时定量的测量了中和技术和理性选择理论中各因素对员工互联网滥用意愿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验证了假设模型基本架构的合理性,最终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一方面,员工所属的性别、工作年限、所在组织中互联网制度的实行时间显著的影响其互联网滥用意愿。另一方而,中和技术策略、感知的安全隐患和感知的收益均显著的影响员工的互联网滥用意愿;然而感知的惩罚严重性和惩罚确定性的影响作用却并不显著。实证结果中既有对前人研究结论的验证,同时又发现了新的结论。不仅为研究工作场所中的偏差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对规范员工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