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每个国家都有权根据本国经济运行情况选择汇率制度,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这种国家的主权行为却可能由于缺乏汇率的协调与合作而导致一国或一个区域甚至整个国际经济的动荡。东亚地区正是由于缺乏汇率政策的协调与合作,在国际游资的冲击下,最终爆发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亚国家和地区对本国的汇率制度进行了更具灵活性的改革,但在实际运行中又恢复了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安排。这是不对称国际货币体系下,东亚各国外在压力和内在矛盾的集中体现。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也表明,目前的汇率制度安排已明显地制约了东亚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并可能引发新的金融危机。为了克服东亚汇率体系中的内在缺陷,东亚国家能否展开东亚区域内密切的汇率协作,以及如何进行汇率协作,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后东亚各国汇率制度选择内在困境的角度,阐明了东亚区域汇率协作的必要性,并通过对东亚区域经济基础的分析和考察,探讨东亚区域汇率协作机制的初步构想,为东亚区域汇率协作下中国的战略取向提出思路。全文以“为何协作”——“能否协作”——“如何协作”为主线,探究东亚区域汇率制度的选择困境,分析东亚汇率协作的经济基础,并提出东亚区域汇率协作的初步构想。对于“为何协作”,本文主要从东亚区域汇率制度变迁的角度,探究析东亚地区汇率制度选择的困境,分析其原因及对策,并据此阐述东亚区域汇率协作的必要性,进而阐明区域汇率协作的意义与作用。对于“能否协作”,本文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相关标准,着重分析和考察了东亚地区的经济基础。对此,主要分析了东亚地区宏观经济冲击对称性的VAR检验,各国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检验以及东亚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等七个方面。分析结果表明,从区域整体的经济特征看,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速度或是通货膨胀率的相关性,东亚整体差异性较大,意味着现阶段东亚区域作为一个整体不具备同时进行汇率协作的可行性。但区域内存在由小型开放经济体构成的核心群体,这些国家之间差异性较小,可进行汇率协作的尝试。对于“如何协作”,本文借鉴欧洲汇率协作的实践经验,在比较各种东亚汇率协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东亚区域汇率协作的初步构想并探讨其问题与障碍。该设想以参与国的范围与层次安排、中心货币、平价、货币篮子构成等为主要内容。鉴于东亚区域不具备整体汇率协作的条件,又将其具体分为四个步骤或阶段:(1)加强东亚各国汇率政策协调,维持区域内双边汇率的相对稳定;(2)在次区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