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危险源辨识和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认识到危险源的普遍存在。安全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危险则是一种客观存在。加强对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工作的研究,争取最大限度的控制和消除危险源,预防事故的发生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对矿产资源储量的控制程度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地质勘查工作是增加矿产储量,减少能源危机的有效手段。全国每年因事故死亡的人数超过13万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500亿元,安全生产形势极为严峻。加强地质勘查作业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的研究,对保护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扩大矿产资源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立足于地质勘查作业,积极探索危险源控制的有效措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论文的第一部分概述了危险源辨识评价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地质勘查工作的任务和生产工艺。明确了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的范围。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危险源辨识、评价的实践研究工作。通过制定《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对坑探作业等12方面共263项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制定了地质勘查作业危险源的分级方法,确定了坑探作业和钻探作业等八项危险性较大作业。在综合运用研究成果指导生产实践的一年多时间里,有效的预防了多起事故的发生,取得了事故为零的成效。
在危险源的控制方面,根据危险源普遍存在和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基本原理,采用各种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根据危险源不同的存在方式和危害形式,加强危险源控制工作,实现有效监督危险源、控制危险源。最终实现消除危险源,实现地质勘查作业安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