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缺血性卒中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的主要疾病,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大量的卒中后残疾患者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经济和精神负担。快速准确的对缺血性卒中进行病因学分型特别是鉴别心源性卒中继而指导治疗和进行二级预防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观察在不同病因亚型缺血性卒中的的NT-proBNP的水平,探讨其在缺血性卒中特别是心源型卒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NT-proBNP,根据NEW-TOAST分型标准对患者进行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分型,并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共入组2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位年龄76.5岁,男性115例,其中心源性卒中68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99例,小动脉闭塞型22例,其他类型(包括其他原因和原因不明类型卒中)11例,心源性卒中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00),多因素分析,NT-proBNP,房颤是心源性卒中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诊断心源性卒中的曲线下面积,最佳临界值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0.914,518pg/ml,95.6%和79.0%。 结论: NT-proBNP可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因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特别是用于鉴别心源型与非心源性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