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风险社会”以及社会转型的双重压力下,我国不和谐因素逐步活跃,社会矛盾日趋凸显和激烈,导致各类公共危机频发。在这种情况下,媒体作为危机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其社会责任的落实直接关系到危机处理的效果。在公共危机中,媒体需要理性地认识、判断危机,科学地报道危机,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指引公众,才能将社会的恐慌情绪和损失降到最低。 长期以来,我国媒体对于公共危机事件一直存在着报喜不报忧的问题,但自非典事件后,媒体在公共危机中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如在扩大公众知情权、危机权威信息的发布与解读和抚慰公众情绪等方面。不过,由于受主客观多重因素的制约,目前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在危机潜伏期,媒体的预警功能不足;在危机爆发与持续期,媒体缺少信息沟通、舆论监督和引导责任;在危机恢复期,媒体缺乏反思责任。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政府对媒体的过度干预、国家缺少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媒体的理性经济人属性、管理体制不完善和从业人员道德缺失等。 针对公共危机中媒体社会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吸收借鉴先进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公共危机中我国媒体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政府要积极健全法律体系,重新审视媒体策略,为危机报道营造环境;媒体要遵循传播规律,深化体制改革,加强自律意识,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在危机报道中,只有建立起政府与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才能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树立公众的危机意识,最终帮助媒体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更好地发挥社会责任。 本文立足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系统整合多学科理论知识,如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媒体社会责任理论和大众传播理论,并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系统研究法对我国公共危机中的媒体社会责任进行探究。文章的研究视角和内容均具有新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