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地面煤层气井采前预抽已成为最有效的瓦斯灾害治理方式之一,而水力压裂是广泛应用于煤层气井增产的有效措施,压裂后的煤层裂缝形态和展布规律是评价水力压裂效果的主要参数。同时,通过地面煤层气井水力压裂增透,进行提前预抽后,能否达到抽采设计要求,特别是防突的要求,还需要完善的消突时间预测指标来支撑。而对压裂效果的准确评价,是进行煤层气井预抽和压裂区消突效果预测的基础和前提。鉴于此,本文结合潞安矿区屯留、五阳井田煤层气井压裂工程实践,基于煤储层物性特征和水力压裂致裂机理,采用微地震监测技术与基于滤失效应下的水力压裂预测模型,对煤层气井水力压裂产生的裂缝形态和几何尺寸进行了预测评价,并依据单井不同日均抽采量,建立了煤层气井压裂区消突时间预测模型,定量了预测单井压裂区达到消突指标所需要的预抽时间,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和成果:(1)研究区3#煤储层具有低饱和度、低渗透性、瓦斯含量高等特征,煤体结构多为碎裂煤,适合本煤层水力压裂。研究区应力状态属于σv>σH>σh和σH>σv>σh条件,产生的张破裂缝以垂直缝为主。(2)微地震监测结果显示区内水力压裂产生的主裂缝沿着裂隙主发育方向进行扩展,这与压裂机理相吻合;裂缝垂向上已经扩展到顶底板的泥岩中,压裂区控制范围近似椭圆形。(3)运用基于滤失效应下水力压裂预测模型对煤层气井压裂产生的裂缝进行了预测评价。研究区的煤层气井压裂裂缝长度平均为170.59m,与实测缝长误差<10%。评价结果:有1口井达到了设计缝长要求,有7口井达到设计缝长80%,有2口井低于设计缝长的80%,基本可以达到设计要求。(4)消突预抽时间与日均抽采量之间呈指数负增长关系,据此,建立了单井压裂区消突时间预测模型,可以定量预测不同含气量区块单井压裂区达到消突指标所需要的预抽时间,为企业合理安排预抽计划以及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