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嘛咪泽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ovea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嘛咪泽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省南部,位于世界25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热点地区的中国中南山地地区,该地区物种丰富,对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是世界各个保护组织共同关注的热点区域。研究区域又是大熊猫分布的最南端,该保护区内曾进行过三次全国大熊猫分布及栖息地调查,但鸟类方面资料欠缺,限制了保护区的保护成效。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得出此保护区鸟类的种类组成、多样性水平、鸟类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鸟类多样性的主要生境因子,为保护区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对保护区未来的鸟类监测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依据。2006年4月—5月采用样点计数法对四川嘛咪泽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群落结构和生境相关性进行了调查,调查区域划分为3类生境:原始林、次生林和人工林。主要的调查结果如下:(1)共记录到鸟类286种(含文献资料),隶属于17目52科,以雀型目为主。其中留鸟178种,夏候鸟47种,冬候鸟48种,旅鸟13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2种,中国特有种20种;鸟类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2)人工林和次生林生境间的鸟类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为0.82,灌丛草地和原始林之间鸟类群落相似性最低,为0.27。(3)次生林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为3.378,灌丛草地最低,为2.927。(4)选取12个生境因子对四种生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灌丛草地典型特征是草本盖度最大,达到了96.83%;原始林树木平均胸径最大,大于50cm胸径的树木数量最多,冠层平均高度最大,林下竹林层盖度仅次于次生林。次生林林下竹林层盖度最大,草本盖度仅次于灌丛草地。人工林典型特征为13到50cm胸径树木数量最多。本次调查中,人工林与次生林在调查中有交差,两种生境调查数据最为接近。
其他文献
右旋糖酐(dextran)是一种以α(1,6)糖苷键为主的葡聚糖,具水溶性,可作为代血浆、金属离子载体和抗凝结剂等,在医药、食品、饲料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旋糖苷蔗糖酶(EC 2.4.1.5)是一种
近年来艾滋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尤其是在非洲,已经成为死亡的首要病因。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为豆科黄芪属植物,以根入药。其采收以3~4年生为好,而目前生产中一般都在1~2年进行采挖,影响了药材质量。如何深入开发膜荚黄芪的生态、经济价值,综合利用资源以保证采收年限及药材质量,同时降低药材生产带来的环境影响,成为膜荚黄芪生产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膜荚黄芪地上部废弃物茎、叶、果皮的化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