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自信,是个人可贵的品质,它对大学生一生的发展,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亦或在处事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肩负着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神圣使命,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然而,由于当前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压力日益增多,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普遍出现不敢为之、不敢挑战、害怕与人交往等个人自信不足的问题。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探究自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自信品质,提升个人自信,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对本课题的研究,不仅有益于大学生对自身的知识、能力、行为的正确判断,而且对培养大学生自信,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有重要作用。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大学生自信教育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进行扼要阐述,并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有关自信与自信教育的相关内容,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通过概述自信涵义与基本特征、大学生自信教育涵义、目的与原则,分析支撑本文内容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论以及习近平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教育思想。第三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信教育的内在联系进行阐释,二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部分,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着力探究当代大学生自信教育存在的问题,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分析关于影响当代大学生自信教育成因。第五部分,针对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四个层面进行对策研究,力求为培养当代大学生自信,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参考与行之有效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