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云英是一种天然的有机肥源,在稻田种植紫云英能够为稻田生态系统增加大量的生物固氮并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水稻稳产增产,从而减少矿质态氮肥的投入。因此,紫云英作为稻田中的有机肥源,对水稻生产中氮肥减量与地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7-2019年在湖北省荆州市开展田间试验,利用水稻-紫云英轮作的种植模式,通过监测紫云英、化肥及其配合施用条件下,水稻生长、土壤养分以及水稻养分吸收动态变化,探索稻田翻压紫云英后氮肥的适宜用量及紫云英适宜翻压量,以及紫云英对稻田供氮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紫云英种植条件下化肥施用技术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紫云英还田可显著减少水稻氮肥用量,试验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减施20%和40%氮肥不会影响水稻养分吸收,从而保证水稻产量稳产,随着紫云英种植利用年限增加,替代化肥比例有增加趋势。同时紫云英还田可以培肥地力。紫云英配施减量氮肥在水稻成熟期明显增加了土壤中的全氮和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土壤p H。(2)适当增加紫云英还田量,有可能进一步发挥水稻增产潜力,增加化肥替代率。在施用推荐氮肥用量条件下,配施超高量紫云英(67.5 t/ha)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两年分别增产3.67%、18.14%;不施氮肥时,超高量紫云英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两年分别增产48.99%、71.60%,其模式的增产效果明显高于前者。(3)适当增加紫云英还田量,能促进植株养分吸收。在施用常量氮肥下,配施超高量紫云英处理较冬闲处理在水稻生育期的氮、磷、钾养分累积量两年平均分别高13.21%-120.53%、19.57%-118.09%、8.12%-48.41%。不施氮肥时,配施超高量紫云英处理较冬闲处理在水稻生育期的氮、磷、钾养分累积量两年平均分别高40.20%-191.89%、28.17%-226.26%、41.85%-197.14%。紫云英高翻压量配合常规施肥土壤中全氮、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处于较高水平,而冬闲处理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水稻成熟期,推荐施氮量和不施氮肥条件下均以翻压超高量紫云英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最高,分别提高29.38%-90.83%、54.99%-64.74%。(4)氮肥减量20%-40%配施适宜紫云英翻压量可以促进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从而保持水稻不减产,当紫云英还田量达到30.0 t/ha时,水稻增产效果最好(减施氮肥20%氮肥时两年水稻分别增产6.58%、13.70%,减施40%氮肥时两年分别增产2.78%、16.83%)。(5)氮肥减量20%-40%配施适宜紫云英翻压量可以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翻压30.0 t/ha紫云英减施20%-40%氮肥能显著提高氮肥回收利用率和偏生产力。综合连续2年的绿肥-水稻种植利用定位试验结果看,种植紫云英翻压利用可以替代20%-40%的氮肥保持水稻产量不降低;在减少氮肥用量20%-40%情况下,翻压30t/ha紫云英做绿肥增产效果最佳,增产率可达2.78%-16.83%;在氮肥用量不降低情况下适当增加紫云英翻压量,有可能为水稻生长创造更好的土壤环境,进一步发挥水稻增产潜力。绿肥还田改善土壤肥力、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持土壤供肥能力,是其能够替代部分氮肥、稳定和增加水稻产量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