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管理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luckxsb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高校中开展的志愿者活动日益增加,形式多样,大学生逐渐成为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志愿者的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的处理不力将使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开展陷入十分尴尬的处境。本文通过调查上海市两所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现状,探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管理问题,最后从构建志愿服务的良好外部环境和完善志愿活动主要环节几方面提出建议。本文采用个案研究,选取上海市两所大学中九名参加过不同类型志愿者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两名高校团委志愿者工作部负责人和三名校外志愿者接收单位负责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的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就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情况来看,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者的人数逐年增加,其中不少志愿者在服务中担任一定的领导角色,志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体现;其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主要目的并不是出于物质回报,而是为了自身价值的实现。研究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在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外部环境中,缺乏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社会对志愿者的认识存在误区,志愿者权益无法真正得到落实和维护;对高校和志愿者接收单位而言,高校中存在行政强制参与志愿服务的个别现象,志愿者招募与培训的目标不明确,激励制度尚不完善等,都会导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质量和热情降低。此外,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高校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持支持态度,校外接收单位也乐意与高校开展合作,但双方的权责关系并不明确,导致活动中存在管理的漏洞。为改进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管理,笔者从志愿者管理的外部环境、管理部门自身建设和运行环节几个方面提出建议。首先对政府与社会、高校和志愿者接收单位提出了建议;其次,抓住志愿者管理的几个重要环节,提出针对性建议。政府应尽快出台志愿者管理相关法案,完善和落实制度保障,加强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志愿文化,提高志愿者的地位;高校应加强自身建设,增进与校外单位的合作,结合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观念,帮助大学生增进对志愿服务的了解,并建立多方位志愿激励制度。为促进志愿者活动持续健康发展,在志愿者活动招募和培训、配置和协调、激励等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
其他文献
根据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通过对施工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进行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得出加强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主要手段。
1病例报告 王某,男,73岁。因“胆囊炎、胆囊结石”入院拟行手术治疗。既往病史:腰部外伤、阑尾切除、支气管炎、泌尿系统结石,高血压以及脑卒中。血压控制良好,无神经系统后遗症
目的:研究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和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并比较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和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找出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对
目的 :对比使用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与冷冻球囊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徐州医科大学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
日本东京筑波线采用多种快慢车组合运行模式,为长度大、客流不均衡线路的高效运行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总结分析筑波线线路条件、客流特征、快慢车停站方案、配线设置和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