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角逐中,求生存、谋发展是企业界的共同关注,要想做大做强,在“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下具有强有力的盈利能力作保障,无非两种经营战略:一是专业化经营,整合内部资源,在行业内占据绝对优势;二是多元化经营,优化资源配置,增加盈利来源。我国证券公司的实践现状已证实,传统专业化经营模式不适应证券公司生存发展的需要,盈利模式转型,实现多元化战略势在必行。然而,并非多元化战略适应于所有公司,一些公司随着多元化业务的开展,反而盈利能力下降,出现了多元化与盈利能力相背离的现象。当前,证券业步入了创新发展的新纪元,创新业务层出不穷,业务创新成为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监管层将希望寄托于创新,通过多元化、差异化的经营模式转变证券公司“靠天吃饭”的现状。因此,在证券业监管层和业内界人士都大力倡导创新发展的背景下,针对我国公司出现的不同多元化经营绩效实际情况和学术界研究争议,业务创新能否提高证券公司盈利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基于此,本文以93家证券公司2006—2012年数据为样本,通过面板模型将业务创新和盈利能力结合起来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证券公司盈利能力与创新业务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创新业务收入占比每增加1个百分点,能使盈利能力提高0.06个百分点。同时,本文还得出证券公司盈利能力与总资产规模正相关,与营业部规模负相关,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不显著的负相关,与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为不显著的正相关,与股市年收益率有较高的相关性。最后笔者根据实证分析,对我国证券公司转型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打造创新业务蓝海,摆脱对股市的依赖,夯实盈利能力;走集约式发展道路,扩大资产规模,不盲目增设营业部;改善“一股独大”局面,使股权结构“适度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