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影响因素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fairs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年龄、性别、疾病状态、药物治疗等因素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研究方法:共入选高血压病患者60例(43例为新近诊断而未经治疗者,17例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6.7±10.6岁。其中男性27例,女性33例。所有患者不同日3次偶测血压均符合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者停用抗高血压药物至少2周。另外,入选30例非高血压受试者为健康对照组,年龄29~70岁,平均49.3±8.7岁,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经常规生化检验、心电图、胸部放射线及心脏超声波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血管疾病。 所有入选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于早晨06:00~24:00每20分钟测量1次血压,00:00~06:00每60分钟测量1次血压。若血压测量失败,则2~3分钟后自动重复测量,总记录时间不少于24小时。有效血压监测次数占总测量次数的80%以上视为有效,否则重新测量。动态血压监测仪每次自动充气测量后,将收缩压和舒张压等有关数据自动记录并储存于记录盒内。监测24小时后,将记录盒通过转换器连接到带有分析软件的计算机中,进行分析处理、储存并打印报告。高血压病患者服用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商品名:康宝德维。山西省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mg/片。)5mg,早晨8:00口服,每日1次。同时,每天上午测量血压1次,治疗2周后,收缩压仍大于140mmHg或舒张压仍大于90mmHg者,增加非洛地平缓释片剂量到10mg每日1次顿服。若1周后,仍未达到上述血压控制目标值,则在实验结束前不再增加药物剂量。若在服药期间,血压下降明显者,可将非洛地平缓释片减量至2.5mg每日1次顿服。药物治疗总疗程为4周,4周后再次同样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将每天24小时按照06:00~12:00、12:00~18:00、18:00~24:00、00:00~06:00分为4个时段,并以此为基础做出每组患者的血压曲线,分析下列指标:60岁以上组与60岁以下组血压时间生物学特征的区别;男性与女性血压时间生物学特征的区别;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血压时间生物学特征的区别;高血压组药物治疗前、后血压时间生物学特征的变化;同时对高血压组药物治疗前、后清晨时段(06:00~12:00)血压水平与其他时段血压水平进行分析比较。 研究结果: 1.高血压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高血压组收缩压24小时波动振幅较大,而舒张压的波动振幅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间血压峰值相位无明显移位,相同或相近。 2.健康对照组男性与女性收缩压与舒张压中位值及振幅相似。高血压组男性与女性收缩压与舒张压中值也相似,男性较女性24小时收缩压波动振幅增大。两组男性与女性血压峰值相位均明显不同,男性收缩压与舒张压相位于06:00~12:00,女性相位于16:00~19:00。 3.高血压组60岁以上者较60岁以下者舒张压中位值明显降低,同时舒张压24小时波动振幅减小,两亚组间收缩压中位值及振幅无差异性,相位亦相同或相近。 4.高血压组药物治疗后较治疗前收缩压与舒张压中位值均明显降低,收缩压波动振幅明显下降。高血压组药物治疗前清晨时段(06:00~12:00)血压较00:00~06:00时段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而与其他时段血压水平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组药物治疗后消晨时段(06:00~12:00)血压与其他各时段血压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论: 1.对于高血压病患者,随年龄的增加舒张压明显下降、舒张压波动幅度减小、脉压差增大;血压波动振幅较健康人增加;不同性别血压峰值出现时间不同,男性多在上午时间段,而女性多在午后时间段。 2.非络地平缓释片可有效地平稳降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CD71单染,HbF单染和CD71、HbF双染对单个核细胞的标记情况,将双染色标记法用于流式细胞仪对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进行分选,并初步探讨NRBC比例与孕周的关系。
背景:  目前一些研究已经发现RPN2在一些癌症中调节细胞生长,然而RPN2与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及其机制还不清楚。  方法:  在64个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我们使用免疫组化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