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法律保护问题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blinze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入世,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问题日趋成为国内外学者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过程并非孤立的,它的发展需要各相关方面因素的配合与支撑,其中,法律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所发挥的权益捍卫者的作用举足轻重。本文从理论、实证和实践三个层面,以哲学、科学技术方法论、法理学为基础,运用了统计学、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论文共有三部分,计五章。第一部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是理论探索部分。运用了哲学、科学技术论、科学技术方法论、系统学、法理学和知识产权法学等理论,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动态系统,并结合高新技术和法律自身的特点,讨论了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过程中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和作用。本文第二部分为第三章,主要分析和讨论了美国、欧盟、日本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加强法制建设的经验与不足。本文第三部分由第四章和第五章组成,主要分析和讨论了我国入世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过程中法律保护制度建设的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文章分析元选取新颖。论文根据法律体系的特点,从知识产权法系、其他法系、国家制度和政策倾向、司法保护四个层面入手,阐明了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法律保护问题。2、从系统学角度,指出研发活动、科技成果的转化、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企业、风险投资、政府行为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构成要素,同时创新行为在产业化过程中贯穿始终。3、立足企业,强调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提出企业与企业之间,甚至在企业内部也应实行专利战略。4、提出商业标记权,指出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域名、网站标记等新的知识产权客体,并对其如何加强保护提出建议。5、系统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法律保护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过程中的专利制度、著作权制度、商标权制度、财税制度等法律环境建设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从生态哲学视角研究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作者对垃圾的不同界说进行了考察,并提出自己的垃圾概念。文章分析了垃圾的本质特征及垃圾功能转移的瓶颈——垃圾分类问题。 本文从循环经济、生态伦理和减轻消费主义压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垃圾分类的历史必然性,明确了垃圾分类在垃圾消纳中的作用。 本文指出由于居民环境意识不够、社会协同不足及相关法规不健全是垃圾分类未能实施的障碍。并通过挖掘人性方面
在《资本主义的新精神》一书中,吕克?博尔坦斯基和夏娃?希亚佩洛以资本主义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意识形态变化为主题,分析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精神及资本主义批判这三个概念以及
李道纯是宋元时期著名的丹学家,他在构建其丹学思想时,以易老为丹道立基,融儒禅于丹道修炼,汇南北成一家之言,其丹法以"守中"为特色,后世称之为"中派".丹道宇宙论和丹道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