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及通路预测芪蛭通络胶囊改善小鼠记忆障碍。在网络药理学基础上,继而对氢溴酸东莨菪碱所致记忆障碍小鼠模型进行药效学研究,证明芪蛭通络胶囊改善记忆障碍的作用。并结合模型小鼠血清生化检测及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的基因表达,阐明药效及作用机制,为芪蛭通络胶囊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芪蛭通络胶囊改善记忆障碍的网络药理学研究采用TTD、Drugbank及DisGeNET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的相关信息;通过TCMSP、TCMID数据库获取芪蛭通络胶囊各味药的化学成分,运用“类药五原则”筛选潜在的活性成分,预测并收集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建立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通过GO分析及KEGG富集分析来研究芪蛭通络胶囊改善记忆障碍的生物作用及通路。2.基于网络药理学芪蛭通络胶囊改善记忆障碍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在网络药理学基础上,进行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将SPF级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吡拉西坦阳性组、芪蛭通络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4周后,除空白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按0.1 mL/10 g的体积腹腔注射3 mg/kg氢溴酸东莨菪碱注射溶液建立记忆障碍模型,行为学实验测试小鼠记忆能力。行为学结束后取小鼠脑组织及血清进行生化指标的检测。试剂盒测定GSH、GSH-px、GLu、AchE、CHAT活性及SOD、MDA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海马中M1受体、CHAT的基因表达。结果1.芪蛭通络胶囊改善记忆障碍的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芪蛭通络胶囊改善记忆障碍的39个活性成分、119个预测靶点,经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后得到26个活性成分、16个关键靶点。KEGG通路富集发现芪蛭通络胶囊改善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Cholinergic synapse信号通路有关。2.基于网络药理学芪蛭通络胶囊改善记忆障碍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行为学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跳台实验中芪蛭通络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动物错误次数均比模型组少,各给药组动物在刺激区总时间比模型组短,且给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与模型组相比,芪蛭通络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穿过第三象限的路程、在第三象限停留的时间以及站台穿越次数均优于模型组小鼠,而潜伏期各给药组均比模型组小鼠时间短,且实验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水迷宫空间搜索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芪蛭通络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穿过第三象限的路程、在第三象限停留的时间以及站台穿越次数均比模型组小鼠增加,且实验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芪蛭通络胶囊能能显著增加小鼠血清中SOD和小鼠脑组织中CHAT、GSH、GSH-px含量及显著降低MDA、AchE、GLu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表明芪蛭通络胶囊能够提高小鼠海马组织中M1受体和CHAT基因的表达。结论:本实验通过研究芪蛭通络胶囊改善记忆障碍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结果证实芪蛭通络胶囊能够明显改善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芪蛭通络胶囊调节Cholinergic synapse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