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简称慢粒)是一种起源于多能干细胞异常克隆的恶性增殖性疾病。绝大多数慢粒患者白血病细胞中具有Ph染色体,是由9号染色体长臂3区4带和22号染色体长臂1区1带相互易位形成,即t(9;22)(q34:q11),使位于9q34的c-abl原癌基因在第二外显子的5′端断裂并易位到22q11的M-bcr基因第2或第3外显子的3′端,形成异常的bcr-abl嵌合基因,该基因转导出异常的mRNA,编码并翻译出P210蛋白,该蛋白具有很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使粒细胞发生恶性增殖。K562细胞属于慢粒急变、红白血病细胞株,具有Ph染色体。 由于P210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是促使慢粒细胞恶性增殖的重要原因,特异性抑制bcr-abl表达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药物是近来慢粒治疗研究的热点,最近出现的靶向治疗药物STI571就是目前最特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慢粒治疗上具有革命性的开拓意义。其治疗慢粒的作用表现在:特异性抑制cv-abl酪氨酸激酶活性,选择性抑制bcr-abl阳性克隆生长,诱导bcr-abl阳性细胞凋亡和分化,改变bcr-abl下游基因的表达,影响肿瘤细胞的粘附功能及调节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尽管其具有明显的抗白血病作用,但随着其应用的推广,逐渐发现其仍存在着耐药、停药后复发以及对CML急变期疗效差等诸多问题,因而探讨治疗CML的新途径和新策略是当今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近来发现,细胞周期调控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细胞周期受细胞周期素(Cyclin)和周期素依赖激酶(CDK)、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CKIs)的网络状调控。Cyclin及CDK对细胞周期起正相调控作用,CKIS对细胞周期起负相调控作用。CKIS包括两类,一类为Ink4(inhibitor of CDK4)家族,包括P16、pls、P一8、P19等,特异性抑制eyelino一eoK4/6复合物的磷酸化激酶活性;另一类为Kip(kinase inhibition protein)家族,包括PZI、P27、P57等,主要抑制eyClinE/eyClinA一CDKZ的功能。这些蛋白中以P16、P15、PZI、P27的功能最重要,它们都具有抑癌基因样的作用,其缺失、突变对于诱发多种肿瘤细胞的恶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在K562细胞中,已发现有P16基因纯合缺失,P21蛋白功能表达的缺如,因而,进一步研究这四种蛋白功能的失调在慢粒发病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这四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K562细胞,并且将基因克隆治疗与ST工571联合应用,了解其对于K56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对于慢粒的研究是一个创新性的尝试,对于指导慢粒的临床治疗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实验通过RT-PCR方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出P21、P27、P16、P15基因,胶纯化回收后连接到T载体测序,序列正确后分别构建p21一peDNA3.l、p27一peDNA3.l、p16一peDNA3.1、p15一peDNA3.l真核表达载体,将四种重组构建的载体分别以脂质体转染入慢粒急变、红白血病一K562细胞株,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了四种重组载体的K562细胞株,分别命名为pZI一peDNA3.l一K562、p27一peDNA3.l一K562、P16一peDNA3.l一K562及pls一peDNA3.l一K562细胞株。Westem blot证实转染后分别有PZI、P27、P16、P15蛋白的表达,证明转染成功。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了解转染后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同时,结合对STI571、HMBA的研究,了解STI571与PZI、P27、P16、P15基因克隆联合作用后对于K56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等的影响。为指导慢粒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本实验结果和结论如下:1.STI571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细胞阻滞于GO/GI期,且具有明显的诱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导凋亡作用。 通过MTT检测STI571作用下K562细胞存活率,免疫酶联检测显示,随时间延长或STI571浓度增加,K56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其规律与光吸收OD值相同。提示STI571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较对照K562细胞相比,STI571作用后K562细胞中Gl期细胞明显增加,S期细胞明显减少。表明STI571主要有G1期阻滞作用,通过Gl期阻滞使进入S期DNA合成和复制的细胞明显减少,从而发挥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图中的二倍体峰前可见一明显亚二倍体峰一凋亡峰(apoptosis peak),提示STI571能明显诱导K562细胞凋亡。 电镜下发现,STI571作用于K562细胞12一24小时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出现早期的凋亡细胞,其形态特点为:染色质边聚,略呈块状,胞浆浓缩,电子密度增高,表面微绒毛减少,细胞突起减少。作用36h后,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其形态特点为:染色质聚集成团块状,靠近核膜边缘,核膜完整清晰,内质网、线粒体扩张,部分有空泡变形,细胞膜完整。作用48h后出现晚期的凋亡细胞,其形态特点为:细胞器轻度变形,内质网扩张,胞膜完整,染色体分裂成块状(似核碎裂),部分区域可见核膜结构。脱出的部分细胞核被完整的胞膜包绕,有较少的细胞器,细胞体积小,胞浆突起,形成凋亡小体。RT一PCR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