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催化链转移聚合方法,合成了三种具有磺酸基团的两性梳形嵌段聚合物表面活性剂Poly[(BMA-co-AMPS)-g-(PHEMA-co-PBMA)]。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0.18,0.37和0.9 g/L。将其用于生物可降解大单体聚乳酸甲基丙烯酸酯P(HEMA-LA)的细乳液聚合,以该大分子表面活性剂和十六烷烃助稳定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形成了一系列细乳液体系,通过动态激光光散射DLS技术,跟踪测定了乳液粒子的变化过程,以及乳液聚合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该大分子表面活性剂对聚乳酸甲基丙烯酸酯大单体以及由其形成的聚合物均具有很好的稳定作用,聚合过程中粒径急剧变小,聚合后约30分钟,粒径慢慢趋于平缓,由500nm渐变为150nm。所聚合的乳液粒子粒径在150 nm-200 nm范围。AFM实验结果表明,得到了粒径分布均匀,呈球形的聚乳酸纳米粒子。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活性聚合ATRP方法和RAFT聚合方法相结合,合成了瓶刷状大分子,首先合成了带有双键和溴原子的大单体2-[(2-溴-2-甲基丙氧基)]甲基丙烯酸乙酯BIHEMA,将该大单体进行RAFT活性聚合,得到具有可引发ATRP聚合的侧基的大分子,分子量为49202,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23,然后侧链引发N,N-二乙基丙烯酰胺进行ATRP聚合,所得瓶刷状聚合物分子量为292965,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16。瓶刷状聚合物在水中溶解后,通过动态激光光散射DSL技术测得分子的粒径为130nm。该聚合物具有很好的温敏性,所测得温敏曲线,结果表明,小于35℃时粒径约为130hm,大于35℃突跃到550nm。用RAFT方法,在三硫代碳酸二苄基酯(DBTTC)/偶氮二异丁腈(AIBN)控制下合成分子量窄分布大单体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PDI为1.04。用大单体PBMA为链转移剂和N-乙烯基吡咯皖酮、马来酸酐合成双亲性嵌段共聚物(PBMA-b-P(NVP-MAn)-b-PBMA)。双亲性嵌段共聚物在非极性溶剂二甲苯中自组装成450-700nm的粒子,用对,对-二氨基二苯甲烷交联后粒径减小,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粒子呈球形,单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