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落回生物碱灭螺效果及机理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b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药物化学方法对博落回生物碱进行了分离提取及主要成分的初步鉴定工作。并将提取出的生物碱成分进行杀螺活性检测,为创制新型灭螺药物提供设计依据和物质基础。   经薄层层析法分析从博落回总碱分离出7种生物碱组分,依次命名为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用100mg/L、50mg/L、25mg/L的七类生物碱灭螺发现7类博落回生物碱组分对钉螺都有一定的致死效果,处理48小时的半致死浓度依次是:93.49mg/L、6.35mg/L、30.27mg/L、43.83mg/L、39.56mg/L、213.82mg/L、369.63mg/L。研究分析得出2号和7号可以初步断定为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提取率分别是0.16%和0.30%。用2号生物碱和7号生物碱处理钉螺,能有效的抑制钉螺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而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两种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并且2号生物碱的抑制效果比7号生物碱效果强,说明钉螺的糖代谢过程在生物碱处理时受到了抑制;同时钉螺体内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却有所升高,说明钉螺在处理过程中蛋白质代谢水平有所提高;碱性磷酸酶(ALP)和脂肪酶(LIP)的活性也受到显著影响,说明钉螺在博落回生物碱处理时体内生物代谢已经发生紊乱。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