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型期煤炭产业的科学发展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k67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对我国转型期煤炭产业科学发展战略,提出如下思考: 第一、现代化发展战略。20多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始终起着基础性作用,支撑着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今后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要翻两番,GDP年平均增长必须保持在7.2%以上,能源需求将有较大的增长。煤炭产业必须实施现代化发展战略,以科教兴煤,用人才强煤,采用集团化经营和全球化战略才能充分发挥基础保证作用,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提供充足的能源。 第二,供需均衡发展战略。今后20年煤炭需求的快速增加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和结论。煤炭工业既要为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保障,又要大力优化生产结构,实现安全生产和促进产业升级。经济与社会发展,又迫切要求淘汰浪费、破坏煤炭资源的小煤矿,关闭和限制高硫煤煤矿生产,再加上资源枯竭煤矿报废;未来几年我国仍将面临煤炭供给紧张这一严峻问题。考虑到这些因素,必须重视未来煤炭供需均衡问题。要借鉴国外解决能源问题的有益经验,通过有效的宏观政策引导,总量调整和结构调整相结合,即宏观调控与企业自律并行,煤与非煤并重,提高运输能力,加快运输计划改革,妥善解决煤炭供需失衡的问题,以保障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能源需要。 第三,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虽然煤炭经济运行总体形势日益好转,但在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和社会发展不相和谐的问题:煤矿长期投入不足,生产能力增长严重滞后,煤矿技术装备落后,安全生产投入不足,职工伤亡事故多发;煤矿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从业人员收入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失业、下岗职工生活十分困难;富余人员安置困难等。要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就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解决好煤炭产业出现的安全、收入、就业等问题,使煤炭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最后,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及资源的开发利用相互协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这种发展观包括两个基本要点:一是要发展,二是要持续。放弃发展,持续将最终失去意义;只顾发展而不考虑持续,发展将最终失去支持。循环经济能够避免煤炭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现象,而在规划和建设现代化矿区时,要用生态学的方法;培养环保产业,能够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运用煤炭替代战略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倡导节约能源。所有这些都是实现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自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以来,论述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发展方面的论文已有不少。但就煤炭产业的科学发展来进行论述的文章还不多见。本文的新意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逻辑分析与归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力图从我国转型期煤炭产业的科学发展的角度进行战略思考,提出新的见解,以使我国转型期煤炭产业能够健康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征地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征地行为的顺利实施,由国家制订强制实施的一系列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法律法规或行动准则,如规划制度及供地审批制度、补偿及安置制度等,以满足国家和社会的
作为政府所发起的企业,美国住房抵押证券企业远高于同类金融企业的股东权益回报率意味着它们可能面临巨大的潜在的利率风险。由此,本文评估了美国住房抵押证券企业1的利率风险
本文从当今经济发展中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内生货币供给角度出发,研究货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即货币超中性问题。在对内生货币理论进行回顾与分析,并对货币供给内生性进行实际
可持续发展议题与社会进步、人类永续发展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根源是环境问题即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负外部性累积和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