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翼传奇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Wang_Gu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凤翼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传奇作家,创作的《红拂记》等传奇曾在当时“搬演国中”,并对昆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偏好历史题材的叙写,重构史实而抒写历史英雄的传奇人生,述说其对历史传统与时代生活所作出的深刻的文化思考。其对历史题材的选择和处理方式、基于戏剧本体认识上的叙事操作技巧、内在的思想价值体系以及其历史叙事学观念和戏曲观念等等,都是值得探索的研究点。本文拟从这些角度出发,结合历史叙事学、戏剧学和文体学等理论,运用文本解读和文献学等研究方法,结合时代文化的大背景,力图还原真实而有个性的曲家形象及其思想内涵,以求整体把握张凤翼传奇的创作尝试和时代文化思考。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张凤翼传奇的历史叙事题材,简称叙事题材论。通过追溯张凤翼的历史意识与文化渊源,分析其传奇的历史题材选择中所树立的传奇性选材标准;再针对多样化的故事题材来源,探究叙事板块的来源和进行虚实划分,归纳出虚实参半、前实后虚的两个题材叙写原则;在题材处理方式上,采用从传统的虚实观念到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的理论,解读历史叙事的传奇性和虚构性特征。第二章具体分析张凤翼传奇的戏曲叙事操作,简称戏剧本体论。承载着历史叙事的复杂化叙事操作系统,可以通过张凤翼的戏剧本体认识,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文本解读:体例结构论,分析剧本格局、预叙方式和叙事技巧等,探讨其结构意识;角色、排场论,探究生旦、外末、净丑等多种角色排场的巧妙设置,对人物角色进行探源分析;宾白、科诨论,对比词采、音律的戏剧本体论,侧重于分析叙事性语言及插科打诨的娱乐效应。由此总结张凤翼的观众意识等戏曲观念。第三章主要探讨张凤翼传奇的多重思想价值体系,即价值体系论。结合张凤翼的生平思想、文学观念与时代文化思潮,针对其历史叙事文本的多元价值取向,分别从传统史家道德价值体系、时代文化价值体系、自我娱乐价值体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涉及忠孝节义的传统儒家道德观念,江湖侠义的精神风尚和市民生活的娱乐追求,自我补偿心理的文本实现等。希望深入解析其价值体系的多元融合性,以整体把握张凤翼深沉的文化思考与最终的价值选择。余论概述张凤翼传奇的舞台演出情况,并作结论。
其他文献
聚丙烯(PP)的应用十分广泛,因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如优良的力学性能,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低的成本等。但它低温易脆断、收缩率大、制品尺寸稳定性差,大大限制了聚丙烯的进一步
<正>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果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有偏差,就会使自身产生不恰当的情绪
1999年初 ,全国首所由流入地政府举办的民工子弟学校在杭州市成立 ,此后杭州又相继成立了三所公办和一所民办的民工子弟学校 ,逐步形成了杭州市以市区公立中小学为“主渠道”
目的:探讨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261例细菌性痢疾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月为细菌性痢疾发病的高峰期;1
素质教育概念及其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思想上的产物。素质教育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重要理论价值的命题。要立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
作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工具,人力资源管理在新经济时代面临着诸如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和人口城市化以及企业管理广泛变革等方面的挑战,从而使得战略性人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验证个体需求与工作压力的关系,其中,本研究中涉及的个体需求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个体理想需求,一方面是根据环境的实际供给,能够得到匹配的那部分理想需求,研
学习策略研究近年来已成为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的实质 ,学习策略研究发展的脉络 ,个体策略发展的阶段特征、年龄特征和水平特征以及
通过对西方历史和文化的分析 ,可以探讨现代性问题中的一个难题 ,即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从本质上说 ,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一种继续 ,它承继了文化现代性中反抗秩序、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评估与急救护理。方法:对我院46例产后出血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准确评估产后出血,及时采取急救护理。结果:对46例产后出血实施综合评估及急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