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监控相机个体识别法及模型诱饵法研究野生大熊猫个性差异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q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个性为同种个体间在行为对策上表现出的长期、稳定、非随机性差异。最初这一现象被误认为实验系统误差而被动物学家忽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动物个性逐渐发展为动物行为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作为自然选择的原材料,个性差异影响到捕食风险应对、栖息地探究范围、繁殖投资等诸多问题从而使种群内不同个体产生多样性的适合度收益。虽然动物个性的遗传基础尚不明确,但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物种经人工驯化后产生的不同品系可能是个性特征的基本单位。动物个性自发展之初就与人格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测定手段除了行为编码及分子标记等生物学方法外,还融合了人格心理学中的特性评估方法。另外,在个性理论研究中生态学家们借鉴人格心理学中的五大因子作为基础发展出一套适用于动物个性的特性类型,即羞怯-胆大,探究-保守,活跃性,侵略性和社交性。动物个性的研究意义一方面在于建立了行为与适合度收益深层次联系,另一方面在防控生物入侵时提供了对探究性较强个体的识别依据,同时也为圈养动物福利以及野外放归和再引入等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关于大熊猫的个性研究尚未系统地开展,尤其是野生大熊猫的个性研究尚属空白。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动物个性研究现状并介绍了个性研究的不同方法,以此为基础针对大熊猫个性差异开展圈养与野生相结合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于野生大熊猫个体的识别是决定个性研究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但大熊猫行踪隐秘难以跟踪观测,其体表被毛又不似虎、豹皮毛中可供识别的自然纹理。为克服上述难题,设计了一套利用监控相机数据实现野生大熊猫个体识别的方法。利用7处模型诱饵及23处空白对照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验,结果显示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大熊猫遭遇次数存在显著差异,从而验证了模型诱饵的有效性。从模型位点1284个拍摄日内获得的12871张大熊猫照片中成功鉴定出11只成年个体,鉴定结果由12名志愿者对全部数据进行反向双盲验证后得到80%的平均认同率,其中志愿者自我评级高的作答认同率为93%,从而验证了个体识别方法的可靠性。  2.圈养大熊猫个性研究对于圈养繁育模式与野化放归工作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第三方测评问卷法对圈养大熊猫的个性差异展开评估。21项测评题目编制成问卷后对国内外两家饲养单位内共计19只圈养个体进行了评估。评估以在线作答和纸质问卷两种形式发放给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和美国圣迭戈动物园共计13名大熊猫饲养员。根据评分者信度分析发现饲养经验对测评一致性存在影响,因此排除了对圈养个体照料时长不足三个月的评估结果。个性特征分析显示,“针对其它熊猫攻击性”这项测评在个体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高高(雄)与白云(雌)的攻击性低于其它个体,而勇勇(雄)和二丫头(雌)的攻击性高于其它个体。“兴奋性”的测评在个体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高高(14岁)、蜀蓉(6岁)、小礼物(2岁)的兴奋性高于其它个体。上述结果验证了个性差异跨性别和年龄的稳定存在。另外北川与龙龙两只野外救护个体的“害羞性”评测结果显著高于其它人工繁育个体,该现象反应了个性特征还受到先前环境经验的影响。对评估项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了七个因子组份,其中社交性,攻击性,活跃性,探究性,神经敏感性具生物学意义。依据因子组份计算测评项目的权重,将综合得分用雷达图展示,通过对被试圈养个体个性差异的总体把握,来筛选适合野外放归的潜在个体以及需要加强环境丰荣的个体。  3.野生大熊猫个性研究在实践上尚存困难。针对这一情况设计出用于野外实验的等比例动物模型,在外观上分别模拟大熊猫、斑羚和华北豹,以探究野生大熊猫遭遇模型的行为反应。将野生大熊猫针对同种个体的侵略性,针对全部模型的探究性和针对天敌捕食者的胆大-羞怯这三种重要个性特征分别进行测定。经过14个月的实验,在20处模型位点以及36处空白对照位点内共计93台监控相机中获得了18454张大熊猫照片。根据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比对,发现第一阶段实验中的大熊猫对不同类型模型的行为反应与预期结果吻合,而第二阶段实验由于个体对模型习惯化等因素导致模型有效性降低。在排除无效的模型反应数据后,在野生大熊猫个体识别结果的基础上先后对15只野生成年个体进行个性特征测定。研究显示侵略性在性别间及个体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探究性不存在差异,而胆大性由于受到天敌模型遭遇事件的样本限制无法进行统计分析。将野生个体对同种模型的行为反应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四个组份:侵略性、孤僻性、社交性和谨慎性,并对四类个性特征的综合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侵略性得分较高的三只个体MN81、MN84、MWC01在天敌模型反应中的胆大性得分也相对较高;而谨慎性得分较高的个体FN14、MBC在全部实验中均未记录到针对模型的肢体接触行为。本课题是对野生大型珍稀动物个性研究的首次尝试,也是等比例动物模型方法在动物行为学研究中的一次应用拓展。野生大熊猫的个性测评结果能够促进对其行为生态学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其婚配制度中交配权竞争模式,栖息地选择及扩散中的个体差异,产仔育幼的繁殖投入差异等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其他文献
时间飞行(Time-of-Flight,TOF)相机以其可以实时、准确获得目标三维信息的特点,成为时下研究的热门。本论文在研究国内外现有的相机校准与标定方法的基础上,结合TOF相机自身的特
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是射频接收机的重要组成模块,其性能会对整个接收机产生直接影响。受信号传输介质和远近效应等因素的影响,需要LNA的增益具有可调性;另一
Shikimic aci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iral compounds synthesized in the aromaticamino acid pathway of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 It is mostly used to pro
学位
人参属主要分布于北美东部海岸、喜马拉雅及以东地区,包括三个珍贵药用植物Panax ginseng C.A.Meyer,P quinquefolius Linn.和P.notoginseng(Burkill)F.H.Chen ex C.Y.Wu et K
脊髓损伤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它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而且给患者家属和亲人带来无穷的烦恼,给家庭和社会增加巨大的负担。脊髓损伤主要是脊髓组织损失,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如何更有效地把握市场机遇,降低采购成本,高效地与供应商协作,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
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光学针描法表面粗糙度测量技术.它运用微观表面轮廓对光信号的调制来实现对表面粗糙度各参数的测量并能给出被测表面轮廓图形.光信号的发射
快速摆动镜(Fast Steering Mirror,简称FSM)控制系统是一种精密光束跟踪技术,与大口径机架共同构成复合轴跟踪系统,能够实现大摆角范围、高精度的光束指向和稳定,在天文望远镜、自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为IGBT)是高压领域中的主流器件之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持续发展,应用电路对IGBT性能的要求也更为严苛。用关断能耗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