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控制规范,紧接着又在2010年4月26日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可见我国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了规范要求。从早期震惊中外的由于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忽视内部风险控制最终导致企业破产的安然事件,后期的中航油事件,其内部控制如同虚设、不能有效防范风险,一直到近期的湘鄂情事件:由于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上的问题导致被骗6000万。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然而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和实行效果的调研发现,我国企业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上的认识不足: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在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基本上均是应证监会法规的要求而建设。在思想上,内部控制制度是代表外部机构和企业管理当局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发现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防范风险的发生,更多的是基于企业风险的防范,而极少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发挥内部控制建设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主要方法之一的内部控制,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对企业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经营环节的影响,有效地为企业目标服务,不仅可以有效防范风险,还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升企业价值。内部控制是在委托代理关系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必然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故本文抓住内部控制对企业价值的促进关系,以提升企业价值为视角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时应以提升企业价值为其目标。本文首先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以及风险管理、企业价值的相关概念。接着,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进行理论分析,重点分析了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理论关系;以理论分析为基础构建内部控制要素综合评价指标,将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指标与企业价值指标联立构建回归模型,并选取纺织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说明有效的内部控制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促进作用。然后,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为依据,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具体说明,内部控制的建设应以企业价值提升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效用,促进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最后,从企业战略选择、企业文化建设、完善组织结构、有效运用信息系统以及强化监督、优化评价系统等角度提出应如何建设以提升企业价值为目标的内部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