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艺术与情感的关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在这其中,“以悲为美”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审美倾向。前人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多着眼于创作实践、社会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与情感的关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在这其中,“以悲为美”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审美倾向。前人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多着眼于创作实践、社会环境,将其作为一种写作题材来对待;又或者将“以悲为美”的“悲”与西方的悲剧观念进行比较研究。本文从试图从文学自身规律出发,通过对屈原这一位诗人与汉代这一个时代文学创作的分析,寻找中国古典文学“以悲为美”的具体生成情况,试图探求它怎样萌芽、发展,以至成为影响整整一个时代、并对整个文学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学审美倾向。本文分为上下两篇,试从两个方面阐述这一问题。上篇主要讨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以悲为美”问题。这一探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以悲为美”的一般概念及其流变,尤其是其与上古文学实践活动的具体关系,从纵向的联系梳理其中的关系。第二部分探讨在儒家与道家的传统中这一概念的两个不同维度的观照方式。第三部分探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以悲为美”概念与西方悲剧观,尤其是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悲剧观的关系,从时间的横向比较上寻求二者的异同。下篇主要探讨中国古典文学中“以悲为美”的具体生成及其影响,主要从屈原及其汉代的模仿者出发,考察这一概念在文学史上的发生与发展,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屈原这位诗人在汉代作为一个时代的偶像,其文学创作对于汉代作家群体的影响。第二部分,从“立文以不朽”的观念以及汉代知识分子个体意识的觉醒两个方面入手,试图说明感伤、悲美的审美倾向是随着中国古典文学的自觉一同展开的。第三部分,从《离骚》的“君臣男女之喻”入手,论述正是通过抒情这一方式,中国古典文学实现了从“悲”到“美”的转化。
其他文献
为实现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的目标,对脱硫废水预处理工艺、脱硫废水浓缩处理工艺以及末端浓盐水的蒸发结晶处理工艺进行技术对比,选取适合电厂实际情况的技术方案。处理后的
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无论是收购股权,还是出售股权,都出现了一些“贵买贱卖”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企业刚开始涉足国际金融市场,把握国际金融市场走势的
我国是以煤炭资源为基础进行电能转换的大国,2014年底,火力发电厂占能源结构的70%。电厂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时,就会产生废水,这些废水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将会对生态环境
结合福州某市政工程桥梁缺陷桩的先后三次检测过程,对比了低应变法检测、声波透射法检测和钻芯法检测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低应变法检测对于深部缺陷反应不灵
<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合作日趋紧密,国家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一个国家的未来取决于其青年人才的能力与智慧。当代
在确定了评估指标的选择原则后,分别对经济子系统评估指标、社会子系统评估指标、环境子系统评估指标和支撑子系统评估指标进行了论述,最后确定了15个经济评估指标,10个社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利率已经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2008年面对来势凶猛的全球金融风暴,党和政府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灵活审慎的调整,及
<正>这个主题讨论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位于大陆边缘的台湾或香港建筑师,如何反应战后的社会经济变化,在中国文化的空间传统和台湾或香港的地域传统之间,经由反省与互动,摸索出
<正>果戈理的"彼得堡故事"果戈理的"彼得堡故事"是一种怪诞的悲喜剧写作。这类小说几乎无一例外渗入多种成分,使人难以单从主题层面理解。换言之,单个作品的主题总是被作品内
超高层建筑的建筑材料依赖于垂直运输系统自下而上的往复运输,其中的卸料平台对于材料运输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深圳深业上城(南区)项目的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根据施